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努力提出原创基础理论、掌握底层技术原理,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是科技事业发展的根基。要加强基础研究,必须深化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创新发展,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新的突破。
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重要实践,这种研究范式将推动高校科研范式的重要变革。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科技发展态势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判断: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二是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三是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四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五是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六是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关于科技创新,我们一直强调“四个面向”,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要“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指出了基础科研和前沿技术对于其他三个“面向”的融合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这也预示着科研工作总体环境、需求与实践已经发生深刻变革,要求我们深刻转变科研范式,即改变科研的思维和行为组织方式。
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因为有组织科研重点突破的领域、方向有所不同。
一是突出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不断拓展人类认知新领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广度明显加大。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等各类宏观与微观世界的问题,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优势,以开放协同、灵活多样的科研组织方式勇闯“无人区”,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力求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引领性突破,占领科技竞争制高点、拓展人类认知新边界。
二是突出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导向,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当前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比拼的核心就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权、赢得竞争优势,必须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人类可持续发展与国家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以科学规划、明确可行的战略目标为牵引,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大兵团”体系化协同作战方式联合攻关,在“卡脖子”的基础科技领域尽快取得重大突破,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助力人类科技新进步。
三是有组织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积极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应用性基础研究是为当前已知的或未来可预料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而提供某方面基础知识的基础研究。要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瞄准重大产业技术背后的基础性、关键性原理问题,集成各类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组织方式灵活的优势,协同相关研究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快速迭代推广创新成果,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助力经济社会新发展,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
科技创新,制度先行。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要实现重大突破,既需要完善的硬件条件作为基础,也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尚不完善”,明确要求“必须优化细化改革方案,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
在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方面,要激励鼓励企业、社会等多种力量以多种方式共同参与,不断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联合基金的资助效能,建立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确保既能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科研环境,又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基础研究项目的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研究存在的不同特性,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分类管理。在处理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方面,既要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重要法宝,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还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条件,加强统筹协调,实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相结合。在科技激励机制方面,要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技术转化的不同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广阔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科研人员在从事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既有成就感、更有获得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研基础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但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支撑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题目从国外学术期刊上找、仪器设备从国外进口、取得成果后再花钱到国外期刊和平台上发表的“两头在外”问题,依然还未从根本上得到破解。面向我国2035年进入科技创新型国家前列和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聚焦难点痛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推动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也应成为强化有组织基础研究的一道“必答题”。
毋庸置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补齐人才队伍建设的明显短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后备力量。
在人才流动、引进、使用的过程中,要勇于打破各种限制和障碍,不拘一格制定更多“柔性”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发创新活力。通过灵活的管理制度优化配置、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确保人才不仅能够引得进,更能留得住、用得好。在成果评价方面,科技成果的评价一定要遵循科技创新的规律,只有正确的评价导向才能切实增强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动力与信心。因此,要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分类评价制度,坚持以成果创新的质量水平、转化应用绩效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但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探索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对于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败风险要给予必要的“容错空间”和长周期支持机制。不过,这种宽容并非是毫无底线的宽容,在允许试错的同时,也要明确“底线”和“红线”,通过构筑规范、公正的约束、监督和惩戒机制,坚持科学监督和诚信教育有机结合,让科研人员既能敢于向未知领域进行不懈探索,又能有效防范学术不端甚至违法犯罪等错误行为的出现。
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科技的竞争和自立自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在当下阶段引进、用好各类人才,更要放眼未来,有计划地做好后备人才的培育工作。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要寄予青年。我们要锚定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人才培育方面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要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引领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赢得未来科技竞争的主动权汇聚规模宏大的后备力量。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在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科学技术等关键领域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持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打造高水平支撑平台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举措,充分释放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巨大潜能,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