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通 > 文字新闻
南通率先破解基层农技服务之困
发布时间:2024-07-15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强降雨,水稻田要做好‘平水缺’。雨中要加强田间巡查排水、雨止后要及时看田、看苗,快速把积水排出去,结合天气变化抓水稻生育节点,适时施肥。”7月13日一早,海安开发区区域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孙亚军冒雨赶到海安一朵家庭农场,指导农场主王龙做好汛期水稻管理工作。

  “这么大的雨,你们还关心着我的田,我们怎么好意思坐在家里?”王龙边穿雨衣边感激地说,多亏了区域农业服务中心专家的指导,农场稻麦产量持续提高。

  孙亚军介绍,针对特殊天气,他们会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及时在种粮大户微信群里进行提醒。大风大雨时,农技人员会第一时间到点位提供帮助。中心成立以来,区域内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装备的应用率提升至50%以上。通过中心人员日常保姆式服务,主动发现的问题提升至86.3%、问题解决率提升到90%以上,农业生产主体对农技人员蹲田服务满意率不断提高。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农技推广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施者。多年来,广大农技员植根乡村沃土,恰似一条条密而成网的“毛细血管”,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农业知识、先进技术、科学理念。

  针对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专业队伍“散”、技术供给“弱”、管理体制“僵”等问题,2021年底,海安以“微改革”撬动大服务,在全国率先创新组建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构建以“网状服务架构、条块管理模式、精准定位目标、多元协同队伍、技术产业融合”为主要特点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海安跳出“每个镇(街道)设立农技站”的惯性思维,根据服务半径主导产业布局,跨区镇设立里下河、西南、高新区、开发区、东部五个区域农业服务中心。全市统筹安排35个编制,每个中心配备6—7名农技人员,专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两年多来,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农技培训348场次,组织苗情、墒情、虫情调查100余次,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试验示范项目58个,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5个。2023年,海安实现稻麦年单产全省18连冠。

  为总结推广海安这一做法,2022年8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行区域化农业技术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在符合机构改革精神前提下,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整市推进区域化农业技术服务建设。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为农服务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了。”去年6月1日,如皋在磨头镇成立首个农业技术推广分中心,辐射如城街道、城南街道、磨头镇等周边镇(区、街道)。磨头分中心主任阚建鸾介绍说,经过前期深入调研,他们找准了重点服务花木盆景、特色果树、黑塌菜、白萝卜、新官紫桃等特色产业以及部分粮食种植大户的方向。目前,已明确80户实施主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服务包干到人到户。“以前种田是看天吃饭、种地全凭经验,现在是靠科技,这都离不开农技专家的全过程指导。”如皋市仕美家庭农场负责人裴宏兵说,从耕作、播种,到灌溉、施肥、播洒农药等田间管理,重要农时农事都有农技人员上门指导。

  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区域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挂牌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一共24家、到位125人,包括农技人员、专家、乡土人才等。“全力当好‘田保姆’,做好‘地管家’,培育更多的一专多能型‘全科医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敢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不断提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推广能力,努力建设具有南通特色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上一条: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专题安排部署防汛减灾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