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把脉职工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12 来源:南岸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随着我国人才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职业环境对职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职工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如何有效地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实现职工的心理和谐,是新时期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根据《重庆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渝府办发〔2023〕103号)文件要求,全市60%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员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因此,创建心理健康档案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有益尝试。怎样为员工建立心理档案?为此,南岸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陈青玲为广大管理者解惑。
“心理健康档案就是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和科学手段对职工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并进行分析、运用的一系列文件资料,涵盖了职工至少一项心理测评的结果。”陈青玲介绍,通过使用很高效度和信度的专业心理量表进行心理测评,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最低成本最有效地获得关于职工心理状况的信息,有利于评估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查找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疏导、缓解职工心理压力,确保职工身心健康,对心理危机人员早发现,早干预,有效做到预防、预警和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
此外,陈青玲还表示,通过心理健康档案,关注职工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满意程度等,有利于帮助各级管理者更快了解职工优劣势,将个性特征与岗位工作要求相匹配,优化激励方式,优化组织人文环境,有利于激发职工职业动机、内驱力和工作愿望,减少个性差异引起的效率消耗,提高职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增强单位活力,为实现组织持续发展和职工健康成长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