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奉城,县江穿城而过,给城市缀上一抹柔和的翠色,远处静谧的群山和眼前穿梭的车流构成了动静相宜的城市新图景。自2020年我区创新实施“我们的家园”专项行动以来,奉化的城乡面貌发生了一连串精彩蜕变。今年3月,我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家园”行动的实施方案(2024-2026年)》,升级打造共建“我们的家园”2.0,围绕“和乐人家”“和美村社”“和谐镇街”三大领域,实施“9大”家园建设。通过内外兼修,让奉化“颜值出众”“气质出尘”。
聚焦“关键小事” 弘扬社会新风
让家庭更和乐
让每个家庭都能获得实打实的幸福感,是“我们的家园”专项行动的最终归宿。为了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每个家庭,我区深入开展“家园爱”工作,聚焦关注妇女、儿童、老人等群体的“关键小事”,携手社会组织,搭建多元化社会帮扶“保障网”。
今年3月,“大雁”流动医疗专车正式启用,通过专车直送、医护陪同的服务模式,让大堰镇老人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大堰镇是我区唯一的全山区镇,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占比超70%,今年,该镇以建设“我们的家园”2.0为契机,聚焦“老弱病残”关爱,兜牢群众“幸福底线”。借助山区“15分钟助餐圈”、山区“云医疗”、山区“纾困帮扶”这三大“法宝”,大堰镇建立起涵盖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援助、教育帮扶和就业扶持的帮扶网络,有效提升山区群众的生活质量。
家庭发展需要社会帮扶,更要有内生动力,而其中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家庭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今年,我区依托“清奉万家”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网络素养基地、博物馆、非遗馆等阵地,推动“家庭六仪”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不断擦亮家庭底色,厚植家国情怀。同时,我区全面开展“和乐人家”寻找工作,对标“德”“廉”“爱”“安”“勤”,寻找1000户“和乐人家”,通过宣传典型家庭,在全区弘扬优良家风,带动社会风气向善向美。
提升服务水平 倡导文明礼仪
让村社更和美
每月15日,家住岳林街道民主社区的陈阿姨会早早地来到社区参加“惠生活”邻里公益集市,理发、体检、家电维修,现场的公益摊位紧贴民生,种类丰富,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便民服务,这样的公益集市正是得益于我区创新推出的“家园日”活动。
今年,我区以每月15日为活动时间,以“有礼场馆”“文艺市集”“银发驿站”为活动阵地,落实“1+1+N”机制,在环境卫生清扫和特色主题活动基础上,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开展慰问、议事、接访、志愿服务等活动。5月起,我区整合文广旅体、卫生健康、消防、供电等部门资源,实现“家园日”活动迭代升级,通过定期开展送礼仪、送文艺、送健康、送关爱、送安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公共服务的持续“加码”,背后折射的是配套设施的持续更新和群众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今年,我区持续打造村社“四整四建”工程,以老年食堂、共富工坊、志愿队伍、文艺队伍为落脚点,不断点亮村社发展阵地图。5月,各镇(街道)发布“浙江有礼·奉化等你”区域品牌,并同步开展市民文明素养养成行动,通过开展集体婚礼、“文明储蓄”系列活动、“光盘”行动等,坚决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正之风,进一步打响“奉邑十礼”品牌,深化移风易俗。
锻造党员队伍 完善顶层设计
让镇街更和谐
党员队伍的锻造是推动“我们的家园”持续走深的关键一环。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党员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立足于主题教育成果,我区持续健全村社党组织“五带头、十个一”常态教育机制,开展“两级党校”课堂学、“寻迹溯源”现场学、“奉邑学堂”乡间学、“小喇叭”身边学等活动,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手段。另一方面,要为党员搭建创业舞台。
我区依托双雁争鸣行动,推进村社“头雁”、“五百”新质工程,引导社会组织“群雁”主动融入家园建设,构建村社和社会组织党建联建、共富联促、品牌联创机制,解锁共建、共治、共享的家园新场景。
详实有序的行动内容离不开顶层的谋篇布局。结合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围绕城市形象、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工程、城乡融合等提升项目,通过整合各类风景线、示范带、实践线等,各镇(街道)进一步解码文化基因,完善服务场景,丰富消费业态,串点成线打造可看可玩可游可宿的“奉邑之路”。如溪口镇以三里长街为核心,串联起民国风情、乡村民宿等资源,打造溪口深度体验精品线;尚田街道则以打造“龙舞畲乡”之路为契机,进一步放大“宁波最大畲族聚居地”和国家级非遗“奉化布龙”的文化叠加效应。也正是凭借着对地域特色的挖掘和拓展,使得奉化顺利形成了“一区十二路、一镇一品牌、条条有亮点”的全域美丽新格局。
此外,我区还持续深化“美丽河道”“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围墙”“美丽街区”等“奉邑之美”系列建设,健全长效维护机制,完善常态化检查机制,为提升生态空间“风光美”提供奉化“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