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德清,气温“高烧不退”。7月8日,德清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车管所,不时传来引擎的轰鸣声,夹杂着滚滚热浪不断回荡,前来进行车辆查验的机动车络绎不绝。当日14时许,烈日下,气温飙升到37℃,地表作业温度超过了40℃。散发着热气的车体与外部闷热的天气,让整个检车现场就像是一个大烤炉。
车检员是车的“门诊大夫”,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辆车的“望闻问切”,并迅速处理“疑难杂症”,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今年58岁的季春雷,是在车管所待了8年的老民警,每天都穿梭在机动车查验区,检查轮胎、查看车架号、发动机号,拍照、采集各项参数。
“你们看,这就叫热得冒烟。”刚走进检车现场,顺着季春雷手指的方向,一缕缕清晰可见的“青烟”从汽车的引擎盖上空袅袅升起。
查验车辆是为了确保车辆的唯一性,小型车查验一共有十余项,车架号、发动机号是查验重点,也是机动车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而偏偏就是这两项,需要打开引擎盖才能查看。
“这两个编号就相当于是人的出生证明,绝对不能有出入。”话音刚落,季春雷熟练地打开引擎盖,刚熄火的发动机温度极高,裹挟着尘土的热浪瞬间扑面而来,像是刚揭开沸水锅盖后冲出的水蒸气,让他下意识地扭过头。
“遇上夏天,每台车在排队等待检验时,驾驶员一般都在车里吹空调,所以停下熄火后,引擎盖的温度都不低,高的时候超60℃。”此时,他的工作制服已经完全湿透,脸部通红。“其实车子停下来几分钟后,温度会降下来,但如果每台车都多停几分钟,来办事的群众就要等很久。所以每台车都要尽快查验完,就算是烫手也得上。”
几乎每一辆车的发动机号位置都很刁钻,每一次俯身,脸几乎都要与引擎盖内的电路系统“亲密接触”,查验的时候如果不小心,被高温灼伤也是常有的事。这些车检员们也常常自我调侃,查验岗是车管所里最“烫手”的岗位,有时,他们还得用刮片去探一下车架。
“正常的车架都是一体化的,焊接之后会存在裂痕,如果当时查验不出来,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高速行驶时,裂痕会变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解体,造成难以挽回的事故。”季春雷告诉记者,每天来查验的车辆约有一二百辆,高峰期会逼近三百辆。平均每辆车查验需要10多分钟,他们每天在查验上花费的时间就远远超过6个小时:“三个查验框全开,几乎是不停的。大型货车我们有专门的查验通道,人还得钻进去。”
每位车检员的腰上都有一个小挎包,里面装着查验时需要用到的工具——卷尺、专用放大镜、强光手电等。遇到新车,还要上一些更加高级的查验工具。一个班下来,需要弯腰检车几百次,身上的工作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面对高温“烤”验和简单枯燥的重复,他们却说:“只要能确保车辆行驶安全,这都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