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盱眙县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紧贴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务实举措,突出电池制造工、数控加工、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员、汽车维修工、电工、电子商务师等重点工种培养高技能人才。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拓展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全县引导企业根据用人需求,自主开展技能培训、组织考核,对合格人员发放相应技能证书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补贴。全县已有江苏伟复能源-电池制造工,淮河化工-锅炉操作工、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员,嘉亦特液压件-数控钳工等7家企业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其中,江苏伟复能源有限公司首创以技能竞赛的形式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坚持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企业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2650人,着力提升企业职工整体技能水平。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徒制,由企业、技师学院、工人三方签订培训协议,采用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组织淮河化工与淮安技师学院、金玉祥展示工程有限公司与盱眙技师学院合作,培养新型学徒340名,化工总控工241人、化学检验员30人,电工34人,钳工35人。对达到中级工、高级工水平的,每年分别给予4000元/人、5000元/人的补贴。
充分发挥技师学院的基础作用,开展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深度推进政校企合作,按照政府搭台、校企联姻、双向赋能的原则,采取“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跟进式就业”的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实用型的技能人才。支持盱眙技师学院将昆山企业(盱眙精益模具有限公司)搬进校园,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盱眙技师学院在数控加工、电工等传统产业基础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2024年5月,江苏省人社厅批复同意增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航空服务”两个高级工班,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按照“先有就业岗位后培训,先签就业协议后培训”原则,和盱眙天生服装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00万元在学校建设服装专业实训室,企业安排老师进学校上课,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每年培养35名服装专业学生作为企业人才储备。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认定,征集第三方评价机构,并实行动态调整。
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掀起岗位技能练兵热潮。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遴选和激励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技能人才在竞赛中快速成长。一是积极组织参赛。今年5月,3个工种4名选手获市选拔赛一等奖,参加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并在现场展演“盱眙龙虾制作”。陈昌林参加2021中国江苏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现场烹饪古法十三香龙虾,获三等奖;二是办好县内竞赛。2020年牵头举办全县首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829名选手参赛,1832人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以赛促训、营造了全社会重视技能人才、重视技能提升的良好氛围。建立以盱眙技师学院为主的技能竞赛集训基地,成立专家组,为各类技能竞赛提供技术支持。三是以赛促训助成长。鼓励企业或行业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方式,结合生产实际需要,提高并检验技能人才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江苏伟复能源有限公司连续2年以技能竞赛的形式开展技能等级认定。
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补充作用,调动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积极性。鼓励职业培训机构围绕电工、育婴员、保育员、养老护理员、龙虾厨师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培训专业,面向重点群体和社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并享受相应补贴。全县14家职业培训机构适应市场需求,聚焦重点产业,面向重点人群,每年培训技能人才2000余人。
搭建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互通桥梁,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促进两支队伍交叉融合。一方面,组织乡土人才申报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并转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帮助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跨越;另一方面,为企业高级工打破学历限制,组织申报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2023年,全县有13名高级职称人才直接认定为高级技师(全市最多),48名中级职称人才直接认定为技师(全市第二),全市首开乡土技能人才初级职称评审,有7名乡土人才取得初级职称人员,2024年直接认定为高级工,为10名企业高级工打破学历限制评审为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拓展了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