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区文广旅游局通报一个好消息:今年截至6月底,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04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5%;接待过夜游客380万人次,同比增长24%。活动载体越来越多,人气客流越来越旺,品牌名气越来越响,越城文商旅融合工作取得可谓是成绩斐然。但城市“出圈”只是起点,接下来,越城如何在文商旅“深融”上更“新”一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好玩,才是王道”
如今的越城有多火,看一看上个月的两场演唱会就知道:两天里,迪荡音乐节共吸引3.4万人次加入这场狂欢,带动了周边住宿、餐饮和旅游业经营额的迅猛增长。6月8日至10日,任贤齐在越城连开三场巡回演唱会,场场火爆。大麦数据显示,演唱会共售出门票2万余张,市外观众占比超70%,其中省外观众占比33%。对此,家住北海街道胜利西村小区的赵女士很是惊讶:“怎么感觉越城突然‘冒出来’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些看似莫名其妙的走红,往往是一座城市苦心经营的结果。近年来,好的活动载体在越城越来越多。比如,特色活动有古城Citywalk、古城咖啡节、绍兴动漫展等,传统活动有“山阴城隍庙会”“古城过大年”等。“以古城为核心打造系列文商旅活动,精心办好‘古城四季’主题活动,统筹市、区两级部门和镇街120余场活动。以活动赋能,放大宣传效应的同时,也激发了城市活力。”区文广旅游局局长吴卫阳说。
这一点,从事住宿、餐饮业的感受特别深。“今年很不一样。”绍兴饭店负责人应明告诉记者,以前,他们饭店客房年均入住率只有约55%,而今年上半年入住率超过70%,其中市外游客入住量增加了不少。“从2月份开始,经常一天要接待上千名客人,同比增长两三倍。”孔乙己酒家相关负责人孙剑说,为了尽可能多接待食客,他们店将节假日的服务时间延长了1个小时,到晚上10点才结束营业。
在越城,不光鲁迅故里等老景点人气旺,仓桥直街、迎恩门风情水街、浙东运河博物馆等新景点客流也很大。“市场用脚投票。对游客来说,好玩才是王道。不少外地‘回头客’反馈,现在的越城‘变好玩’了。”浙江仙人掌海外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为说,仓桥直街、迪荡后备厢集市、东湖乌篷船等在网上很出名,很多外地游客点名要去玩。“上半年带的团里,虽然还是以江浙沪游客为主,但过夜游客明显变多,同比增长超20%。”他说。
新场景才有新消费
在“出圈”的基础上,如何博得更多游客欢心,实现长红发展,越城区已在思考。
“出新,才有活力。出新不是对旧有的完全颠覆,是内容,是呈现方式的变革。”有人说,一个城市要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文旅市场脱颖而出,就看打造的场景有没有新鲜感、有没有吸引力。比如,越城接下来不妨在Citywalk的基础上做好“city”文章,可延伸做一些骑行运动“Cityride”、水上乌篷船“Cityboat”、低空经济“Cityfly”等。
以“Cityfly”为例,越城刚好有低空经济的先发优势,可举办无人机表演,也可将AR项目引入文旅行业。一到节假日,很多景点人头攒动,有的游客就不想去挤。此时找个地方坐下,只要将无人机飞起来,也可以通过屏幕“游览”。记者了解到,这种新型旅游方式,已在上海、杭州等地兴起,游客反响很不错。
除了打造新场景,还要不断挖掘新消费。现在流行“沉浸式”体验,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下,让游客有更加真切、深度的体验。体验过程中,游客的消费欲望被激发。越城打造“茶饮、小吃、酒吧”三条特色街区,就是在创造“沉浸式”消费的场景。记者了解到,这三条特色街区预计9月试营业。“听说上大路茶饮街会有水上游线,坐着摇橹船、就着茴香豆喝黄酒,感觉就很好。府横街特色小吃街要是有绍兴各地的美食,那就完美了。”家住北海街道鹅亭境园的叶女士说。
越城主城区的文旅项目很多,让它们广泛地动起来、活起来,才能变“流量”为“留量”。“有的藏得深,交通不便,有的规模小,接待能力有限。接下来,这些都要有进一步突破。”有关人士认为,火爆的仓桥直街还有不少文章可做,比如推动仓桥直街进一步延伸,南北打通古城零散景点,特别是要与府横街特色小吃街进行融合。此外,越城还可做大“水”的文章,比如加快打造“1+3+X”水上黄金游线,把运河、环城河、迪荡区域等联通起来,让游客可以坐乌篷船抵达各景点。市政协委员姚杰认为,想让更多游客“流动”到越城,需要推出更多精品化活动,比如上周的迪荡音乐节就带动了周边一波消费。此外,“解放路唤醒计划”还是要持续推动下去。“游客来了,要有地方逛,围绕解放路构建古城内消费核心很有必要。”姚杰说。
夜间出门,需要更多理由
文旅界有种观点认为,夜间经济发达的地方,大概率是个优秀的文旅城市。夜间经济的发达与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过夜游客。相关信息显示,去年,绍兴市接待的过夜游客人数不到全省接待量的8%,这与绍兴融合业态还不够丰富有关,特别是夜间游览、消费、演艺项目偏少。
如今,越城的过夜游客在逐渐增多,如何让这些游客成为绍兴口碑的“二传手”,越城已开始行动。比如,围绕“夜游、夜景、夜购、夜宵”等夜间经济进行深度策划。其中,氛围的引导很重要。无论游客还是市民,要给他们一个走出酒店、走出家门的理由。迪荡后备厢集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晚上7点,90后陈女士就会将车开到现场,打开后备厢,搭一个微型的“咖啡吧台”。“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消费场所,更像是一个大型的文化交流和社交平台。”她说,街上每天近30家摊位有八九家在卖咖啡,空下来时她就去其他摊位学习、切磋,现在已结交不少朋友。“自从有了这个后备厢集市,梅龙湖公园更热闹了,我经常和家人来这里散步、吃夜宵,甚至有了来摆摊的冲动。”住附近的市民蒋先生说。
后备厢集市的走红,同时也带来了车辆占道、垃圾落地、噪声扰民等问题。好不容易形成的“流量”,要是因为这些消失,岂不可惜?很快,迪荡街道就协同交通、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介入管理。规范管理带来积极变化:“烟火气”保住了,人气更旺了,环境整洁了。
消费也要适当引导。很多外地游客说起绍兴,尤其是越城,总会提到“晚上太安静”。安静,跟文化有关,也跟生活习惯有关,但也从侧面说明,这里的夜间经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政策层面,比如店铺夜间的水电费等,是不是可以进行引导,让店铺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姚杰提到,每年的4月,石家庄都会举办提振夜间经济的活动,其间,全市185家重点商贸企业延长夜晚营业时间,“举办夜间主题营销活动的同时,石家庄还给市民和游客发放夜间经济专属消费券,效果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