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桂林理工大学陨石与行星物质研究中心夏志鹏博士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取了2光片总计31.2毫克的月球科研样品。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放的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也是首次将月球样品发放给广西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月表取样1731克月壤成功返回地球,中国成为第三个成功采集到月壤的国家。2021年7月,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向全社会开放申请。至今,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7批次共85.48克月壤科研样品。
使用责任人夏志鹏介绍,该科研团队领取的月壤被制作成研究使用的光片。其中一个光片中的月壤全部为玻璃态,可能经历过较为复杂的撞击历史,是探索月球表面撞击变质过程的重要对象之一。而另一个光片为玄武岩,保留了矿物原始的晶态,是了解月球岩浆活动的重要对象。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计划锁定嫦娥五号样品中的斜长石做文章。斜长石作为月球主要的造岩矿物,广泛存在于月球岩石中。但关于斜长石的演化关系和差异性,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解释。
为了迎接月壤,科研人员前期对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收集的11块月球陨石进行了基础研究。11块月球陨石富含多种不同类型高地斜长岩碎屑、玄武岩碎屑,这些岩石(碎屑)形成于不同的月球演化阶段,包含原始斜长岩,以及不同源区的深部岩浆对原始斜长岩壳改造后的岩石。
以桂林理工大学陨石与行星物质研究中心和隐伏金属矿产勘查广西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基础,依托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广西院士工作站,科研团队计划在月壤粉末中寻找斜长石/斜长岩与月球陨石中斜长石的共性和个性,建立月壳中斜长石在结构和成分分布上的演化梯度,为整个月壳的演化过程提供一个完整的参数模型。
夏志鹏坦言,从国家航天局发布的七批入选名单来看,入选的基本上都是顶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这些科学家们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重磅论文。“我们想要取得重大突破有一定难度,但是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懈努力,追求科研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