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宝,要抓紧时间了,游泳教练在等你了。”6月29日,莫城街道东始村村民崔小燕搀扶着残疾孙儿陈映竹缓缓挪到电动三轮车后座上,前往市体育中心参加游泳训练。“虎宝”是崔小燕给陈映竹起的昵称,有虎虎生威的美好期盼。十多年来,崔小燕充当着“虎宝”的拐杖,将他从一个无法正常站立的孩子培养为一名在游泳赛场上屡获殊荣的“新时代苏州好少年”“新时代常熟好少年”。今年,崔小燕获评“常熟时代新人”。
2010年8月,陈映竹的出生给崔小燕一家带来了无尽的喜悦,然而,这份喜悦很快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所打破。在陈映竹6个月大的时候,家人发现他一直瘫软在床上,迟迟无法像正常幼儿一样坐立起来。经检查,这种现象是由于早产缺氧导致的中枢神经损伤,俗称脑瘫,医生建议陈映竹在6岁时进行手术。面对残酷的现实,崔小燕坚定地站了出来,扛起了照顾孙子的重任。
“我曾问过医生虎宝的康复率有多少。医生说有过康复成功的先例,但这过程是个未知数,关键得看自己。”崔小燕说,尽管希望渺茫,她也绝不放弃,要全力以赴试一试。自此,PT康复、OT训练等一系列陌生且高深的医疗知识成为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妇女的“必修课”。崔小燕的家中摆满了康复器具,而她更是成了陈映竹的专属康复教练,每天准时给陈映竹进行2小时的肌肉放松和拉伸。
2016年,崔小燕的独子意外去世。这个打击让她几乎崩溃,但想到年幼的孙子还需要照顾,她只能强忍悲痛,重新振作起来。2017年5月,经亲戚介绍,她与常熟残联取得了联系,了解到游泳不仅有助于孩子康复,还能培养一技之长。于是,她带着孙子开始游泳训练。
第一次下水的陈映竹非常紧张,甚至出现呕吐等症状,整个身体僵硬得像木板一样,根本游不起来。“由于疾病导致四肢肌张力增高,他双手都无法伸直,更别提游泳了。”这让崔小燕打起了退堂鼓。但在之后的3个月里,崔小燕看到孙子在教练的耐心安抚和专业培训下渐渐适应起来,又重新燃起了信心。
无论寒冬酷暑,崔小燕都风雨无阻地带着孙子前往体育中心进行训练。训练很苦,崔小燕看到孙子双手被引导线划得血肉模糊,心疼得掉下泪水,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着想,她依然狠下心坚持送他参加训练。回家后,她还要给孩子放松肌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其间的辛酸,她从未抱怨过。她鼓励与孙子有着相似境遇的小朋友坚持训练,在他们因为训练太痛苦准备放弃时耐心劝导,“现在狠不下心,以后就要吃更多苦”。崔小燕也一直以这样的信念激励着自己和孙子。
从被奶奶抱着进游泳馆,到靠自己慢慢挪步进入游泳池,陈映竹的康复效果有目共睹,这让崔小燕心中充满了欣慰和希望。随着年复一年的训练,陈映竹在游泳比赛中崭露头角,还加入了江苏省残疾人游泳队(S3级别)。游泳队的训练强度越来越大,这对崔小燕来说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她本身身体状况并不好,但她依然选择咬牙坚持,全身心地支持孙子参加训练。2023年,陈映竹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比赛,崔小燕毫不犹豫地陪同孙子一起前往云南集训。面对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的困扰,她强忍不适陪伴孙子顺利完成了集训任务。
在崔小燕的搀扶下,陈映竹获得了2020年苏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残疾人组暨苏州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男子S3级50米仰泳第一名和100米仰泳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在江苏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中摘得男子50米S3仰泳冠军、男子100米S3自由泳冠军和男子50米S3自由泳冠军。“训练枯燥疲惫,中途一度想过放弃,幸好有奶奶的陪伴和鼓励,没有奶奶就没有我的现在。”说到奶奶崔小燕,陈映竹满怀感激。
如今,陈映竹已经是14岁的少年,身高1.5米左右,体重40公斤,年逾六十的崔小燕抱起他来明显吃力许多。“之前一些爱心人士给虎宝送来了轮椅和拐杖,我不太给他用这些。虎宝非常要强,他尽量靠自己的力量走路。”崔小燕说,她的目标就是让孙子早日康复,不再依靠她这根“拐杖”,用自己的力量将人生道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