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今年以来,我县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民生需求,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老旧小区改造、医疗、就业等民生实事,全方位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6月22日,记者走进南湖花园小区,顿觉神清气爽——平坦的路面宽阔整洁,从里到外粉刷后的楼体焕然一新,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每个单元门前,都有居民自发摆放的绿植、花草,微风拂过,淡淡的草木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有着近2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百姓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据了解,今年我县继续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列入全县重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方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今年我县计划总投资1.28亿元,对县城5个老旧小区进行环境提升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涉及建筑面积59.19万平方米,将惠及5338户,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让小区居民幸福在“原地升级”,焕发出新的活力。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必须向老百姓最关注的点发力,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县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屋修缮、拆除违建、雨污分流改造、弱电改造、路面改造、新增绿化、划设停车位等;同时围绕环境治理,大力整治小区环境卫生,提升绿化水平。
居住环境是民之所需,而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看病难”是困扰百姓求医问药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县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县人民医院与南医大二附院共建区域医疗中心,深化县中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合作,定期邀请名院专家来滨坐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步推进重点医疗项目,新县院和县妇保院投入运行,新改扩建镇区卫生院6家,增添各类大型设备50多台(套),基层卫生院实现CT机全覆盖,县域卫生信息化“一张网”和数字化医共体驾驶中心建成运行。
“这个自助机真的很方便,不仅免去了排队取号等候时间,还不用来回跑。”家住清华苑小区的周先生办完业务后感慨道:“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医保的事办好,真的太方便了,给医保便民化服务点个赞!”6月24日,记者走进县城中市路医疗保障工作站看到,前来办理医保事项的群众络绎不绝,办事效率又快又好,这些方便快捷的服务都得益于我县“15分钟医保服务圈”的建设。
我县以“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就近办、透明办、暖心办”服务,推进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建设,建成“8+18+300”的县镇村三级医保公共服务体系,织密医保服务网络,确保群众医保就近办理。对困难群体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一站式+”结算;对重残、失能、孤寡等特殊群体,定期上门提供参保缴费、票据受理、两病认定等“一对一”个性化服务,致力打造精益服务360度模式,着力打通医保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县坚持稳就业、促创业,采取广培训、引人才等有力举措,推动就业创业双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我想在滨海找工作,这里有合适的就业岗位推荐吗?”“创业有没有最新的政策啊?”近日,记者来到仁和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正耐心地向前来咨询的市民宣传、解读就业创业法规政策,墙面上的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本地企业岗位招聘信息。
仁和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紧靠县工业园内的100余家企业,辐射带动周边6个小区3000多户居民,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提供招聘求职、就业创业服务。
“今年,我们将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搭好招聘求职有序对接平台,服务企业持续发展,帮助劳动者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县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化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设施、人员、功能配置;持续擦亮“就业滨海·乐业家乡”公共就业服务品牌,立体打造“线下招聘、线上求职、直播送岗”供需平台,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5场次,累计服务企业用工485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384人,兜底帮扶就业123人;聚焦培训赋能,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51人次,牵头实施技工学校申办办学手续办理相关事宜;延续落实失业保险降费率和稳岗返还政策,“免申即享”减免企业失业保险费684万元,兑现各类补贴资金2208万元,让群众在就近就业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翻开过往的“民生账单”,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兑现”,都推动着老百姓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下一步,我县将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共建共享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书写新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