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新材料 > 文字新闻
从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转型升级之路
发布时间:2024-06-28  来源:新华社  

  普通的玉米淀粉“摇身一变”,成为储能利器超级电容炭;随处可见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为纳米碳酸钙;坚硬的钢铁可以像纸张一样轻薄,徒手可撕开。在转型发展大潮中,传统原材料通过技术革新、应用创新,成为高端新材料,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装备和制造业的基石,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山西发展新材料是产业转型的有效尝试,也是深挖原材料特性的有效路径。

  在富产石灰石的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通过把石灰石做成钙基绿色新材料,过去用于生产建筑碎石、高钙灰、水泥熟料等低附加值的大宗建材制品的石灰石身价倍增。以前1吨高钙灰卖不到三四百元,但是制成相同产量的纳米碳酸钙等新材料,价格可达三四千元。

  山西资源、产业优势明显,如何让资源不断增值?一批新材料产业应运而生。

  “许多新材料企业过去都是原材料企业,近年来,通过产业链延伸,金属、碳基材料等新材料不断涌现。”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材料工业处一级主任科员郭毅说,目前山西已经初步形成以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5大特色领域为主的产业体系。

  转型发展需要锚定一个方向后持续发力,发展新材料也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手撕钢”是一种珍贵的特种钢铁。“研发的一千多天里,我们经历了711次实验失败,攻克了452个工艺难题、175个技术难题。”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首席箔材工艺工程师廖席告诉记者。

  在“手撕钢”的研发中,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突破。2018年底,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厚0.02毫米、宽600毫米的宽幅“手撕钢”。2020年又成功研发出厚0.015毫米、宽600毫米的“手撕钢”,连续突破“钢铁极限”。近年来,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公司在“超平、超薄、超硬”领域持续深耕,技术突破还在持续。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聚链成势、多向发力。在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的山西中科美锦炭材料有限公司,通过“院校-开发区-企业”紧密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共同发力,中科美锦生产的玉米淀粉基超级电容炭成功被中国石化联合会认定为国内首创、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新材料。

  山西省还发布了支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把新材料产业摆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位置,从提升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支持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发力,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山西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全省新材料规上企业达287户,营收总额达到2400亿元。目前,山西在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4个特色领域,部分细分行业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上一条: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汛期、暑期出游提示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