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侵蚀是沿海地区经常遇到的难题。近年来,为有效解决我县沿海岸线侵蚀的问题,2021年我县向自然资源部争取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重点修复我县东部沿海区域,截至目前已完成海域生态修复8.9平方公里,保护修复海岸线16.9公里。
初夏的海边,阳光洒落,一望无垠的大海波光粼粼,辽阔的滩涂延伸至远方,于海水相接处形成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数千米长的潜堤静静地躺在海底,十几只白鹭优雅地停留在滩涂上,或低头觅食,或展翅翱翔。中交四航局项目安全员何鑫正沿着海岸线巡查。“我们这个项目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建设的,于当年10月份完工,整个项目的周期为8个月,对双洋港南至运粮河岸段和港南垦区两个岸段实施生态修复。”每周他们会进行三到四次的日常巡查,主要是针对项目完工后的管护和安全巡查。
我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2.63亿元,以海堤生态化建设、退渔还湿、海岸线整治三大工程建设为核心,以“绿色海堤”应对海岸侵蚀灾害风险。这是东海片区首次在离岸100至200米处建设潜堤。海堤生态化建设包括离岸潜堤和抛石护坎两部分。“建设潜堤可以消减波浪对海岸线的侵蚀和破坏,保护海岸,同时,带来更多的海底物质和沉积物会创造出一个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射阳县农水集团副总经理周洪虎向记者介绍。项目还通过堤身和背海侧生态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海堤生态功能,在被侵蚀的高滩陡坎进行抛石护坎,防止高滩进一步蚀退。
退渔还湿以“微地貌整饰、本地植物引种、潮汐水动力调控”为核心,通过湿地水文条件修复、湿地微地貌修复、盐沼湿地植被修复等技术开展滨海湿地修复,重构与恢复海岸带潮滩盐沼湿地,其中射阳河北部退渔还湿还考虑了盐沼植被减灾种植优化设计。“两个岸段共完成退渔还湿304公顷、碱蓬种植面积122公顷。”何鑫指着面前成片的碱蓬说道:“我们方言称之为‘盐蒿子’,港南垦区种植的盐蒿子规模比另一边大很多,而且我们这边是盐碱地,比较适合它们生长,别的植物不一定种得活。”
据了解,我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首次在侵蚀性粉砂淤泥质海岸,构建“离岸潜堤-抛石护坎-盐沼湿地-生态化海堤-后滨植被防护带”的海岸带综合立体防护体系。围绕提升海岸带湿地生态功能和减灾功能的相关要求,通过实施海堤生态化、退渔还湿、重构与恢复海岸带盐沼湿地,将自然湿地恢复与人工湿地营造相融合,形成兼具海岸带生态功能和减灾功能的滨海湿地。
该项目对海洋生态、减灾和海岸带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海堤生态化建设,我们保护了沿海土地和植被等自然资源,为生物繁衍生息创造了优越条件,同时也为珍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周洪虎表示,“此外,沿海生态廊道的建设显著改善了海堤生物的生长环境,而退渔还湿、恢复盐沼湿地则有效促进了滨海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从而保障了区域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