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高素质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6月8日召开的徐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徐州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
记者近日分赴企业、高校和科研平台,了解转型升级大趋势下,徐州如何集聚高素质劳动者这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加快构建以“343”创新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
4月底,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落下帷幕,来自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员工蔡梦琦获得“工业视觉系统运维”项目职工组二等奖。
近年来,蔡梦琦所在企业推进“智转数改网联”,一批数字化领航工厂正在打造中,员工能力结构亟待转型,面临新岗位调整过渡。今年初,在一线从事装配工作的蔡梦琦和另一名调试工被公司选中,参加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统一组织的工业视觉系统运维技能培训。其间,他系统学习了工业相机配置及外部设备通信等课程,深入了解工业视觉新岗位对智能化发展的作用。今年3月,他又参加了省人社厅组织的项目培训,在工业相机实操上进一步提升,并在4月参加职业技能省级大赛,站上更广阔舞台。
由徐工集团独资创办的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承载着徐工“人才强企”战略,学院以打造金工匠摇篮为目标,积极培养引领型高技能人才。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林海表示,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训有助于提升从业者技能水平,大赛获奖者还有机会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企业也会在技能等级鉴定、职称评定上组织优先申报。
传统产业转型“新”中有“数”,职业院校为培育工程技能人才、及时更新平台载体提供硬支撑。
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建成巴特机械产业学院、徐工农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以机械制造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为导向,采用数字化设计软件、虚拟仿真、VR技术等平台,开展基于机械制造数字化需要的场景教学,改造提高“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育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机械制造专业数字化技术技能和人才优势。
数字经济是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也是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去年,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与京东集团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围绕徐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头部企业联合开展数字经济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数字经济产业服务协同机制,提高服务产业能力和数字经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2023年,徐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45.7%。作为徐州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中着力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数字经济产业链蓬勃发展,离不开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者。
本科毕业后,杨焱朋与合伙人一起创办徐州海派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农村金融系统运营服务,公司起步时他们选择在离母校不远的矿大科技园办公。2016年公司参与商务部“关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物流信息化标准”的制定,逐步拓宽经营范围。到2023年底,海派科技已经为206个农村电商物流示范县提供咨询服务,公司首创的“户联”速递物流模式在数十个国家级示范县推广应用,年营业额达2亿元。
迈出孵化平台第一步,海派仍旧选址高校附近。“距离高校近,我们可以经常和行业专家沟通,发挥智库资源优势。公司也是徐州市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每年要培养实习生200余位。”杨焱朋说。
地处苏北的徐州,近20年间迅速发展成为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超800家安全应急产业企业,产业规模超600亿元,成为全国安全应急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区域,摘得“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在老工业基地探索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是国传电气创始人谭国俊推动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的一次尝试。1997年,谭国俊研制的“ASCS全数字调速电控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但那时计算机还未普及,市场并不具备生产条件。面对矿山企业的强烈需求,谭国俊当即创立中国矿业大学传动控制设备厂(国传电气前身),研发的第一套全数字系统售价200万元,仅为当时国外同类产品单价的20%。
2005年,谭国俊了解到徐州有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意愿后,带领科研团队将传动控制设备厂搬到了徐州高新区,为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打开一扇门。
为确保安全应急产业科技创新有平台、企业集聚有载体,2011年徐州高新区规划建设了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吸引国内安全应急相关企业入驻,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在灾害救援现场,经常可见来自安科园的安全应急装备。当前,徐州高新区集聚超800家安全应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70家,辐射带动30余个地市协同合作,实现安全防护、应急救援处置、监测预警、安全应急服务四大领域“全覆盖”,与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科研单位联合建设了46个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引进了6个院士团队、19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基础日益夯实,产业发展的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科技创新的关键。徐州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之基——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引育举措不断强化、体制改革走深向实、留才环境持续改善。
自2018年起,徐州人才政策已实现“四连跳”。继《关于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的意见》《徐州市大学生招引实施办法》《徐州市“555”引才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后,去年11月,徐州重磅发布《深入实施“彭城英才计划” 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即“彭城英才计划20条”,内容涵盖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广泛集聚青年人才、着力培育本土人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五大方面;对企业引进的海内外博士后、大学生、留学归国人员,3年内每月给予最高3000元的生活补贴和一次性30万元的购房券,让人才来徐安居乐业后顾无忧;对顶尖人才来徐创业,提供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
在强有力的人才政策推动下,全市企业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主动引才,以破解“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集聚人才科技创新资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科技创新力量。
“我们公司从事半导体晶圆研发和制造,选择落户邳州,正在于政府专业高效、敢做善成的作风,以及融资租赁、人才补助、产业基金等方面诚意满满的优惠政策。”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帅说,企业初创时,厂区是一片玉米地,资金、人才、管理等难题接踵而来。“我们只用了1年时间便在玉米地上盖起了高标准的洁净厂房。如今,相继有近30位硕博士把家搬到了徐州,团队扩大至近200人,其中享受徐州人才政策的核心人才约占三分之一。”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是徐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深地领域国家科技战略机遇、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成立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加上邳州原位基地,云龙湖实验室拥有世界体量最大的地下实验空间。近年来,云龙湖实验室在加快基建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一支以攻克深地科学与工程重大科技难题、前沿工程技术为目标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实验室按照人才队伍岗位类型,已招引包括全职院士在内的各类人才100余人,未来将继续探索并实践双聘制、多聘制等多种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与国内大院大所共同开展高层次人才双聘引进工作。”云龙湖实验室运营支撑部部长赵楠说。
“今年徐州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对此,我们正在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撑。”徐州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和对外合作处处长于彬说。
截至去年年底,徐州人才资源总量达18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5.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别达到66.92万人和36.3万人,为全市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