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8日,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和普陀区文化馆,以“漫游‘半马苏河’,创艺美好生活”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亲身参与到这场文化的盛宴中,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魅力。
6月8日下午,普陀区文化馆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沪剧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舞台上,《庵堂相会》的“搀桥”、《贤惠媳妇》的“婆媳相争”等经典选段轮番上演,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唱腔,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充分领略到了传统戏曲的韵味与风采。宜川戏曲团队的表演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展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除了戏曲演出,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体验。市民们纷纷驻足于“瓷上生花”手作体验、插花技艺体验、香道体验等摊位前,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茶文化活动和端午节“龙舟竞渡”船模制作亲子体验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家庭的参与,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亲手制作船模,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而在区文化馆一楼城市创艺空间,“明德惟馨——江南文人生活主题展”也拉开帷幕。展览通过书画、琴音、茶香等元素,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精致与典雅,让市民们沉浸在江南的器物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中。
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特别设计制作了书架形的“建筑可阅读”展板,市民们可以在花园中悠闲地翻阅这些“书本”,深入了解普陀37处建筑的文化脉络。此外,由普陀区文旅局制作的第四期“非遗在社区”系列微纪录片也在活动现场进行了首发。通过《海派玉雕(水晶雕刻)》《海派瓷艺》等影片,市民们得以从多个角度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人文力量。
为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普陀区文旅局还组织了“半马苏河:工业遗产深度体验”的微旅行活动。市民们在上海造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普陀区老建筑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故事,感受到了普陀区工业特色的海派文化底蕴和钱币生产的精湛手工雕刻技艺。此外,众多老字号、老品牌也推出了非遗惠民活动,让市民们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优惠。
据悉,在本月普陀区将持续开展“2024上海文化遗产季”主题活动,覆盖全区10个街道镇,如长寿路街道“魅力非遗 文化传承”图文展、曹杨新村街道“江南春韵·非遗制造美作品展”、长征镇江南丝竹专场演出等,包括展览、演出、讲座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