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以“向新发力 向质跃升”为主题的2024第二届中国化工新材料(关键单体)发展大会在连云港市灌南县召开。业界专家表示,解决化工新材料及关键单体的“卡脖子”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努力突破供应瓶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指出,化工新材料是石化行业深度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然而,我国化工新材料的品种与性能还无法完全满足高端市场需求,部分化工新材料的关键单体技术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解决化工新材料及关键单体的‘卡脖子’问题,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赵俊贵强调,要紧密围绕制约化工新材料生产的关键单体技术落后问题,集中产学研创新链条上的各种要素资源,加强技术攻关,努力突破关键单体的供应瓶颈,从原料端提升供应的质量和水平,满足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制备的需要。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石化处副处长杨松峰指出,目前我国在新材料的开发方面缺乏创新引领能力,尤其是在先进高端材料研发、应用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此,他提出要在重大项目布局、关键技术装备攻关、转化应用发展模式、要素资源合理配置、人才培育、大数据赋能上发力,促进化工新材料自主创新发展。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星表示,江苏省的化工新材料企业数量虽多,但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化工新材料属于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业,未来江苏省将把化工新材料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国家新材料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讲席教授徐坚等多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分别围绕化工新材料关键单体的研发进展及行业发展情况作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由石化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连云港市发改委、连云港市工信局、中共灌南县委员会、灌南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