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海风还透着一股清凉,在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铁墩屿的凤头燕鸥繁殖地,一个米黄色的“小毛团”迈着颤悠的步伐,开启了“搬家”之旅。破壳不到24小时的它,毛茸茸、圆滚滚,脚爪稚嫩,一个趔趄,咕噜噜滚下了坡……
“别担心,这是昨晚的监控回放,‘饼仔’安全着呢,一家三口已在坡下重新安了家,活泼好动挺欢实。”6月4日上午,驻岛监测营地里,到访记者正为监控大屏里“小毛团”的“趔趄”紧张万分时,志愿者邢泓静宽慰道。看大家不信,她调出实时监控:“看,坡上站着的这只大凤头燕鸥后面,漏着的这撮白羽,就是鸟妈‘饼姐’的,它翅膀下就藏着‘饼仔’。”
邢泓静口中的“饼仔”,是今年韭山列岛孵化的首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因鸟妈孵蛋姿势犹如一滩饼被称“饼姐”,小家伙也从母名绰号“饼仔”。“饼仔”的出壳时间是6月2日12时左右,之后不到两天,繁殖地又有3只“小中华”陆续破壳。
“按照巢位,分别是8号、7号、11号和12号。”另一位志愿者刘嘉欣借着屏幕的影像,在一众大凤头燕鸥聚集的繁殖场里,用记号笔一一标注“中华”夫妇们的巢位及下蛋孵化情况,屏幕的上方,还仔细注明每个巢位里蛋的“预产期”。她介绍:“目前四只小中华的孵化时间都是26天,顺利的话,预计本周五前后,还会有2只‘小中华’破壳。”
中华凤头燕鸥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因数量极少且行踪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2013年至今,通过开展繁殖种群人工招引和恢复等措施,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孵化的中华凤头燕鸥幼鸟占世界各繁殖地总量的80%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孵化繁殖地。
监测统计,截至6月4日19时,今年招引至中铁墩屿繁殖的凤头燕鸥最高峰时达到7400只以上,其中,中华凤头燕鸥109只,已破历史最高记录,目前还有45巢正在孵化中。未来一个多月,繁殖地还将迎来更多的“中华”宝宝。
据悉,中华凤头燕鸥孵化时间一般需要25到30天,一窝产一个蛋,幼鸟破壳期间可能会遇到蛇、游隼、银鸥等天敌,繁殖难度大、成活率低,可谓“鸟生”不易,而破壳的幼鸟想要成功长大,后续还会面临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