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生态条件、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优良的种菜传统。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年产各类蔬菜108万吨,产值达31亿元,销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等美誉。和县辣椒栽培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朝县志就有记载,和县辣椒栽培历经了4个代次的生产模式更新和6个代次的品种更新。目前,全县辣椒年栽培规模在10000公顷(15万亩)左右,有着“和县红,则骄(椒)天下”的显著规模特色优势。
“和县辣椒”于2013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2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并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县3万亩辣椒基地还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安庆“胡玉美”(中华老字号)和南京地区辣酱加工的主要原料基地。
和县辣椒呈粗牛角型,底粗腹凸头钝,纵向略弯,外形墩实可爱,一般果长15-18cm,最大横径6-7cm,单果重在80-120克,最大果可达220克,果面光滑,纵向略有凹凸,腹部略胀起,近肩部果体有时会略有扭曲,肉感强,肉质较厚。和县辣椒青果鲜碧醒目,口感脆爽,近熟果略显橘黄,红熟果通体鲜红透亮,并透出悠悠辣香。集中堆放、切片制酱或炒食时辣香浓郁独特,而辣味适中且鲜美爽口则是和县辣椒有别于外地品种的独特品质。和县辣椒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辣椒素及钙、磷、铁、钾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钾≥2000mg/kg,维生素C≥70mg/100g,具有开胃健脾、养颜明目、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
“青山绿水到江沿,土地一半是良田”的优良环境,赋予了和县辣椒营养丰富的极佳品质。和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辣椒起源于美洲热带地区,喜温且不耐涝,和县辣椒生产避开了梅雨期,且和县热量资源和光照条件充足,为和县辣椒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长环境。和县辣椒产区土质为砂质壤土,耕作层深18~20cm,pH值6.5~7.5。土壤的有效硫、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等含量均达丰富水平。其中速效钾平均含量在76~129mg/kg之间,为形成和县辣椒通体鲜红、透亮,肉质厚等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县辣椒产区境内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阳河、得胜河、双桥河、石跋河、驷马河七条内河,另有裕溪河、滁河两条界河,均自西向东注入长江,水网密布,为和县辣椒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灌溉水源。
和县辣椒栽培通过多年的技术提升和技术融合,逐步形成了“春提前、秋延后、夏调理、冬保鲜”的独具和县特色的可持续性创新栽培技术,其中尤以大棚秋延后和越冬保鲜栽培为特色,其特点是不仅能使辣椒产品错峰淡季上市,更可择机择期上市,广大菜农的种植效益稳且高。种植模式的形成,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一直以来勤劳质朴的和县人民注重科技引领,不断创新辣椒产业发展,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安徽省蔬菜产业体系、江苏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应用推广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推广使用移栽机、起垅机、高压雾喷机械等设施园艺机械,应用“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成功摸索出与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配套的水肥一体化、高温煮田抗重茬、复式日光温棚、集约化育苗、机械化移栽、高压雾喷全自动植保等技术。其中,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内3家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达5亿株,已是华东地区最大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使得和县辣椒生产有标准,品质有保障,和县人民因辣椒致富,因辣椒兴业。
和县辣椒产业发展注重品牌打造,通过建立公用品牌创建协调机制,建设支撑品牌的示范基地,加强公用品牌开发利用,构建公用品牌的服务体系,持续叫响和县辣椒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制作宣传片全面地展示和县辣椒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品牌故事,同时在核心基地设立“和县辣椒地标保护工程”示范标识牌,在和县出入口主干道设立“和县辣椒”品牌高炮广告牌,不断叫响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印制采用“和县辣椒”专属LOGO的统一式样包装箱,开展品牌化销售,现已印制20kg、5kg、2.5kg包装箱50多万只,大大提升了“和县辣椒”品牌知名度,打响市场化品牌。自2004年以来,和县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蔬菜博览会、九届农业嘉年华,打响节庆品牌,进一步提升“和县辣椒”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全县约有5000名蔬菜营销经纪人活动在全国各地,已与北京新发地、合肥周谷堆、南京众彩市场、上海江桥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大润发、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跨国连锁超市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和县辣椒还畅销香港、澳门地区,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县辣椒,精菜绝娇;和县辣椒,“骄”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