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半熟稻,苗好七分收。连日来,各镇种粮大户抢抓农时开展“工厂化”育秧,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流水线作业场景。据了解,今年江都67万亩水稻,“工厂化”育秧占八成以上。
5月20日,宜陵镇大陈村祥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硬盘育秧流水线正高速运转。经过筛土、上土、铺底土、上水、播种、盖土等工序,一个个秧盘成型完工。而后,它们被暗化催芽,等芽出齐了,再送到池田。20多位工人从输送带上搬运秧盘、摆放田间、喷灌洒水……此时,35亩池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一个个秧盘就是“产品”,“工厂化”育秧一气呵成。
“我们从15号开始育秧,正常一个礼拜结束,最早的秧苗6月12日可栽插。”合作社理事长王卫峰介绍,他的“流水线”每天可加工秧盘八九千盘,可栽种大田三四百亩。除了为合作社育秧2400亩,还帮其他农户代育秧近300亩。
今年,合作社新购买了一套硬盘育秧流水线,并首次尝试叠盘暗化。“经暗化技术催芽,出苗会更整齐。”王卫峰说,流水线育秧省时省力、播种均匀,硬盘比软盘容易操作,更利于田间摆放和秧苗生长。王卫峰育秧的品种是“南粳8911”,与其他种植大户不同,他种植的稻麦不是商品粮,而是制作种子,一年供应量达2000多吨,每亩较商品粮增加效益200多元。
在吴桥镇三五斗优质食味稻联合体,合作社技术员孔德利正忙着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这批秧苗都是5月12日放盘、上水的,目前已有2公分高,等长到5公分就可以揭膜了。”孔德利介绍,今年合作社采用的是“干种包衣”育秧方式,不需要浸种、催芽,大大降低了育秧成本。合作社还开展了硬质化场地育秧,“说白了,就是在水泥地上育秧,不占地方,但技术要求高,尤其是水的把控。”
三五斗合作社20多亩池田可满足1600亩大田的用秧,其中三分之一是“订单式”育秧服务。“合作社育秧、机插‘一条龙’服务,让我们省心省力不劳神。”农户马万荣对这种服务很是满意,他只需每亩交200多元,就可以拿到近30盘秧苗,然后进行移栽。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区3亩以上水稻机械化育秧基地共有477个,其中20至30亩34个,30亩以上17个,对外服务面积8万多亩。“工厂化”育秧,不仅解决了小农户育秧难、成本高的问题,也扩大了机插作业覆盖面,为机插秧稳步推广奠定基础。
江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蕾表示,“工厂化”培育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稳产的基础和关键措施,通过大力控减直播稻,集成应用主推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我区水稻生产技术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