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李云霄的闪亮出圈,让传统戏剧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也为传统戏剧服装产业添了一把火。
在嵊州市黄泽镇,戏剧服装制作技艺已流传近百年,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黄泽镇有10余家生产戏服的企业和数十个加工点,产品远销国内外,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
“近期打算推出新款越剧戏服。”在黄泽镇的“越都戏剧”工坊,创办人李华英正在琢磨新产品。作为行业的领头羊、黄泽戏剧服装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华英不仅开办企业,钻研技艺拓市场,还免费开课教技术,带动一批村民办起小作坊,带动他们在家门口增收。
近日,我来到 “越都戏剧”工坊,跟着李华英当一天裁缝学徒,学做越剧戏服,在一针一线中,体会匠心。
剪开30厘米宽的布料
足足花了20多秒
刚走进工坊,我就听到了机械运转的“隆隆”声。
“你就从最简单的裁剪开始吧。”看到我这个新学徒来报到,李华英递上一块布料,布上有两块已经绣好的扇形图案,“这是两块衣领的花片,你试试裁出来。”
我心想,不过是剪开一块布,这有何难?便自信上前,抓起裁剪刀和布料准备“秀”一把。不料,修长的裁剪刀分量不轻,拿在手里并不服帖,而丝滑柔软的布料也在手中不停“逃窜”,让我的动作变得更加迟缓。
将一段30厘米宽的布料沿线剪开,我足足花了20多秒。好不容易将布料一分为二,铺平一看,边缘却参差不齐,被我硬生生锉成了锯齿状。
“你下剪太慢,不够流畅。”看着有些泄气的我,李华英接过裁剪刀帮忙修正,只见她刀尖向下,“嚓嚓”地快速下剪,三两刀就把花片的边缘修得整整齐齐。
“干了20多年,这是练出来的基本功。”李华英笑着说。经过多年实践,李华英的一双巧手,甚至比机器更精准,在第十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2023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等展会上,她的手工戏服作品多次获奖,得到业内专家认可。
处理完花片,我坐到缝纫机前,体验缝合、拼接,这是让戏服从平面走向立体的关键步骤。但是,我的表现同样不理想——不仅“油门”踩得犹犹豫豫,手上也没谱,缝出来的线歪歪扭扭似蚯蚓。李华英指导我,要想流畅使用缝纫机,除了手脚协同配合,还要在心里提前“画”出针线的走向,操作机器时的胸有成竹。
土办法解决杂乱线头
休息间隙,我被一套迷你戏服摆件吸引了。这件戏服按照大约5∶1的比例缩小,用木质支架撑成“大”字型,搭配一顶手掌大的头盔,小巧精美,煞是可爱。
“眼光不错!这是我们的创意产品,现在蛮受欢迎呢,每年能卖上百套,下单的多是年轻人。”李华英自豪地说,近段时间,为了打开市场,工坊创新推出了迷你戏服摆件,眼前这件紫色迷你龙袍,是自己的得意作品,做了足足一个月。
戏服上面的挂件、坠饰不仅代表着角色的不同身份、地位,也让演员的表演更加细腻好看,而迷你戏服的挂件更是精细入微。看着眼前的“小家伙”,我又来了自信,向李华英要来一件迷你戏服的半成品,选了一盒金色的珠子、几串流苏和针线工具,尝试制作小挂件,点缀在戏服上。
我瞪大了眼睛,小心捏着缝针,用红线串起两颗珠子,再接上一根小流苏,扎在迷你戏服的领口处固定。捏着米粒大小的珠子时,我恨不得手指能够缩小几号。就这样重复几次,我缝完5串挂件,兴冲冲地“交作业”。
“做得还不错,但是你看,针线的痕迹都留在了戏服外侧。”我定睛一看,李华英果然一针见血:红线裸露在领口外侧,十分“出戏”,而刚才缝制的时候我竟完全没有注意到。
“这是做什么用的?”看到工具盒边还放着一个打火机,我拿起来好奇询问。“这是我想的土办法,用来烧掉多余、杂乱的线头。”李华英说。我拨动打火机,用火苗尖对着一串流苏的顶部快速一蹭,原本蓬松发散的线簇立刻缩紧。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迷你戏服上,平时被忽略的“小问题”会被放大,一小截裸露的线头就可能破坏戏服整体的美感。因此,戏服虽小,却藏着许多“小心思”。
“我们也在求变,尝试更多样的经营模式。”李华英说,做戏服是一门老手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也需要借助流量,不断创新。迷你戏服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如今,工坊开通了网店,做起短视频,开展直播带货,还设置了戏服展厅和换装体验中心,经常有戏迷和客户上门试装。和以往“摆摊吆喝”不同,现在工坊会在线“接单”,收到客户发来的剧本后,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定制。最近,团队就接了一笔新订单,正忙着给山西一个剧团远程设计服装。
做出将军帽
手要稳眼神也要好
“带我去看看你的‘乡村合伙人’。”我跟着李华英从工坊出发,驱车10多分钟后,来到灵溪村村民蔡志强家,一间平屋被他就地改造成了小作坊。
一套完整的越剧戏服,除了衣服,还要搭配帽、靴等“行头”,这处小作坊,便是专门给“越都戏剧”制作戏剧头盔、帽子的。
“我们这里没有留什么样品,做好的头盔都直接发货啦。”看我四下张望寻找成品,蔡志强说,这几天订单不断,所以没有存货。
门口向阳处,68岁的村民蔡梅娟坐在一张小竹凳上,正给一块手掌大的火球形配件沥粉。沥粉是一种传统工艺,用于制作凸起的装饰线条。只见她右手拿着胶筒,均匀地挤出胶水,在配件边缘仔细描出纹路,一块配件一气呵成。
这份工作,每个月能为蔡梅娟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我已经做了好多年,一般的小年轻还吃不消做呢。”蔡梅娟说。
比起戏服,帽子上有时需要更多的装饰和配件,如一顶将军帽上可能会有30多个配件,将帽子衬得精致华贵,用来体现角色的气势。我拉来一张小板凳,在架子上找到一块新的配件,准备沥粉。
没想到开工后,手中的胶管并不给面子,直接“罢工”了。
“这是胶水冷了,过一下热水就行。”见我挤不出胶,蔡梅娟接过胶筒,熟练地放入热水中浸泡了一会,刚才还“卡壳”的胶筒马上服服帖帖开始出胶。我正式“开工”后,刚开始注意力还比较集中,但没过一会,眼神就有些“飘”了,尖锐的直角被我勾成了圆弧,不仅如此,挤出来的胶也不顺畅,一段粗一段细,还出现了好几处“断点”。
“要有耐心,不能开小差,不然胶水要‘逃’掉的。”蔡梅娟在一旁弯着腰,看了看我的“作品”,笑着说:“干这个活,不光手要稳,眼神也要好。”
完成沥粉的配件被晒干后,平面的图案变得立体,之后就会来到村民魏庆的工位上,45岁的她主要负责为不同的配件裁切、填充布料。在这间作坊里,从裁剪纸板、刷底胶、贴布,到沥粉、上色、装配,各道工序由数人分工,大家配合默契。
李华英告诉我,像这样的作坊还有好几处,分布在附近的村子里,已经带动村民就业130余人次。不仅如此,去年以来,李华英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