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人工智能 > 文字新闻
AI技术加速发展,谨防出现两类垄断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环球时报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仍在高速发展。谷歌公司在5月15日举行的I/O2024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推出Imagen 3,进一步增强了文本生成图片的技术能力。在此前的13日,人工智能头部企业OpenAI发布了GPT-4o,这一新AI模型除了文本之外还能更好地消化图像和视频,并能通过语音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在最新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称,人工智能是一个跳出来的精灵,让他想到核武器,任何关于该技术的重大决定都会影响到下一代。5月初,美国空军部长首次乘坐人工智能控制的战斗机参与军演。这标志着这一试验性技术进入快速推广阶段。上述这些新动向均表明,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更多社会和安全的关键领域,体现出更强的人类替代特征。

  这种发展方向给人工智能的未来带来更多变数和争议。未来一段时期,国际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将转移到一个新的层面,即该技术是否会对社会政治结构带来深刻影响。

  一种担忧的声音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加剧全球及各国的“技术封建主义”,即加速技术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牢固的阶级剥削制度。人工智能将让大型科技公司更容易积累和控制数据资源与技术专利,将这些资源打造为类似于封建时代的土地。资源的集中化趋势加剧了财富和权力的不均,导致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分层加深。这些企业也会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政治影响力,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权力和经济统治结构。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也不是耸人听闻。一方面,在工业革命早期,新出现的制造业、能源技术取代大量人工,让少数企业迅速积累财富,产生新的工商业阶层。新技术很快被运用到军事领域,助推西方国家的新一轮殖民主义和对外扩张行动,也在西方国家内部形成严重的阶层分化。这一历史先例表明,技术进步虽然能够解放生产力,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阶层固化。

  另一方面,当今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与工业革命有些近似。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居于人工智能技术生态的核心位置,少数科技巨头的技术进步速度远快于其他后来追赶者。美国也将人工智能领先地位视为重要战略利益,采取各种手段打压其他国家。这些非市场化的限制性手段也助长了少数头部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垄断集团的趋势,这将很可能造成技术生态畸形发展。

  人工智能的“技术封建主义”将给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各国带来矛盾。在国家内部,“技术封建主义”一旦形成,大型科技公司将不再面临严峻的外部竞争,其创新速度将会被减缓或者控制,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权。这些企业将把更多精力放在进一步扩张数据收集和分析之上,有可能更严重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甚至利用人工智能去控制和塑造用户认知。同时,为了维系其垄断地位,大型科技企业也将以更大力度游说政府,阻止政府反垄断和社会监督,甚至影响一国的政治运行和选举。

  国际层面上,“技术封建主义”将在西方国家和广大南方国家之间产生严重的经济矛盾和安全困境。与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不同,如今广大南方国家的数字主权、技术主权意识已经觉醒,对“技术封建主义”的危害有清醒认识。这意味着南方国家不会对西方科技企业的数字扩张视而不见,转而会采取一些非对称的方式加以应对。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或采取数字关税、强制本土化、数据出境限制等方式保护国内数字市场,但这也会对全球自由贸易带来负面冲击。同时,由于担心西方国家的人工智能军事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发展非对称的应对性军事技术,从而增加军事摩擦和冲突的风险。

  “技术封建主义”表面似乎是技术发展的趋势性结果,但它实际是人工智能被泛安全化、政治化的结果。政治议题和意识形态因素扭曲了国家间在该领域的正常关系,也形成了扭曲的国际市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向在于打破人工智能领域的阵营化和小圈子。最近,中国和法国就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达成一份联合声明,其中突出“智能向善”的理念。该理念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应服从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福祉,不应服务于少数国家、少数企业的私有利益。这一理念给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上一条:一季度我国主要林木机械产品出口实现增长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