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真挚动人的励志故事,一幅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照片,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深情朗诵……就是这样一个小舞台,全方位地展现着百姓的精神风貌。7月18日,一场主题为“旗帜领航守初心凝心聚力担使命”的道德讲堂在瞿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我聆听着宣讲人的分享,和工作人员一同回顾村里举办道德讲堂的故事。
国学朗诵助家风、孝老爱亲弘扬美德、学模范讲述身边人的道德故事……瞿巷村道德讲堂结合本地实际,体现特色,以新颖的形式为村民端出一席席“道德盛宴”。村里曾邀请“中国好人”钱敏丹分享她身残志坚为梦想不懈奋斗的故事。钱敏丹是一个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16岁、全身无力、只能每天24小时躺在床上的重残姑娘,但通过她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家庭成员的艰辛付出,如今她不但自学网页设计、在淘宝创业自食其力,自考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大专并考取国家心理师资格证,还出版了纪实励志作品《活着的100个理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这样的励志故事感染了每一个村民,让村民们感受到“好人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为了使道德讲堂贴近生活,让道德真正从讲堂走向社会,瞿巷村创新形式,定期向广大村民征集讲堂选题、讲堂方式。村党总支书记邵国平不仅推动道德讲堂如期举办,更亲自参与,成为一名宣讲员。“道德讲堂就是一面镜子,让百姓现场‘对镜自审’、干部群众‘对标赶超’,我更希望用身边人的小事来提高村民的道德素养,营造崇仁尚德的社会氛围。”邵国平感触良多。
在一期道德讲堂上,邵国平分享了11组村民杨惠娟的孝爱故事,引发了众多村民的共鸣。邵国平告诉记者,杨慧娟今年56岁,已经退休在家,丈夫是一名普通工人,早出晚归,她和婆婆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同丈夫在一起的时间。二十多年来,婆媳两人不仅从未红过脸闹过别扭,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婆婆对杨慧娟有如亲生女儿,杨慧娟也把婆婆当长辈当师傅当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心,讨论一些问题。一家人相处得十分和睦,生活幸福美满。就是这样接地气的好家风,成为村民口口相传的美谈,也为婆媳相处树立了一个榜样。
道德讲堂形式多样,不光有身边典型的故事传颂,更有文艺形式的传播。党员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彰显出全村党员的新形象。作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行之有效的一个重要途径,瞿巷村道德讲堂活动从2016年开展至今已经举办过15次活动。每一期道德讲堂都突出一个主题,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好记录,按照“一堂一档”的要求建好档案,用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内容提高影响力。
正如许多参加道德讲堂的村民所言,“道德讲堂讲的是家常事,说的却是真道理。在身边人的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亲人的责任。道德楷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也学得到。”瞿巷村的村民们从典型事迹中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学会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村党员干部在思想、行动、作风上都有明显进步。依托道德讲堂,瞿巷村将不断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起点,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