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金华 > 文字新闻
我市大踏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4-05-10  来源:金华日报  发布开发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市是民营经济大市,全市工业企业数量超6.5万家,中小企业占99%,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088家,制造业规模占实体经济2/3以上。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路径和关键一招,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推广普及。

  日前,《2023年浙江省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水平评估报告》公布。报告显示,我市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为81.22%,列全省第一梯队。据悉,我市已连续两年居全省前三。

  基础好、干得实、成效显,这是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呈现的良好状态。

  基础好

  数据显示,我市工业企业网络基础覆盖率达98.03%,企业车间生产制造环节MES系统普及率居全省第一。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抢占先机的担当。

  行业数改起步早——

  2013年5月,我省在永康召开全省第一个“机器换人”实现“四减两提高”现代化技术改造现场会,随即我市大力推进“机器换人”;2015年、2017年,我省又分别在婺城、东阳召开全省电动工具行业、磁性材料行业“机器换人”试点推进会,我市省级“机器换人”分行业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

  而后几年,规上企业智能化咨询诊断工作、“8+N”重点细分行业及县域重点特色行业产业链培育行动、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等相继进行。

  县域覆盖当先锋——

  我市县域经济发达,是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浙江方案”的试验田。我市以中小企业“N+X”数字化改造模式为抓手,先行先试“全市一盘棋、一县一行业”实施“万企数改”攻坚行动,赋能产业集群整体升级,走出一条可复制、易推广、低成本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子,基本实现“N+X”数字化改造全市覆盖,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了一批“金华经验”。

  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在16个细分行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效果,义乌、东阳、永康、兰溪、金东、武义、浦江等7个县(市、区)获省级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一。

  数改基础支撑走前列——

  我市是国家“千兆城市”,全国“八横八纵”干线光缆传输网的重要节点,是全省首个国家级“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成浙中首个双线接入的国家A类互联网数据中心。同时,我市也是全省唯一入选国家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的试点城市。我市布局算力抢占先机,加速构建具备智算、超算能力的浙中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枢纽中心。

  今年,我市获授“国家量子保密通信应用先导示范中心”,全国仅3个,系全省唯一。

  干得实

  “数字化管理是‘一把手’工程,企业主充分重视并参与,不能只喊口号。”在不久前市经信局组织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会上,浙江托马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创始人吴煊和大家进行经验分享。

  资金投入能力有限、专业高端人才匮乏、场景应用难以规模化……中小企业是数字化改造的主体,其面临的难题具体又实在。

  对此,我市通过创新模式、保障服务,解决改造中的关键问题,打造形成富有金华特色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典型模式。

  市县联动,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转型意识弱、“不想转”问题——

  市级层面,制定印发一系列方案,明确推进思路、工作举措和方法路径等。县级层面,以中小企业“N+X”数字化改造模式为抓手,打造“一县一行业”特色,如永康市在全国首创“行业云平台+系统‘小快轻准’产品服务”范本,东阳市“六步工作法”推动磁性材料行业改造,兰溪市打造出适合棉纺织中小企业的“4+X”数改模式等。社会层面,注重政策宣传引导、开展实地观摩等,近两年共有4000余家(次)企业参加各类活动。

  找准痛点,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转型成本高、“不敢转”的问题——

  加大政策支持。县市结合本地产业特点,集中资源快速推进,政策支持力度全省前列,近三年全市平均每年用于企业数字化改造资金近15亿元。

  推进批量化转型。2019年起,我市在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在兰溪、永康、东阳、义乌等县(市、区)的16个细分行业322家企业开展以“N+X”为主要改造内容的“看样学样推广法”,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

  推广平台化服务。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大力推广云化服务,创新服务及收费模式,由一次性收费转变为按年收费,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丰富生态,着力破解中小企业基础能力差、“不会转”的问题——

  为企业数改定期“体检”。制定金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评估细则,构建评估指标数据管理机制,常态化组织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第三方评估咨询机构深入中小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

  为企业量身培育服务资源。我市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建设,目前市级服务商资源池入池企业达到84家。

  为企业打造生态级协作平台。按照“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思路,积极支持头部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对评为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政策资金奖励,依托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链式”转型,入围省级工业互联网创建平台37个。如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宏伟天马工业互联网2023年实现销售额8.4亿元,带动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15%,纳税超5000万元,为12000家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成效显

  设备运行状态、订单生产情况、产品合格率、能耗监控……在浙江凯文磁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板上清晰显示着一系列实时生产数据。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数字化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加快产业链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拓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依照1.0至4.0的梯度路径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一方面,按照“重点行业推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智能化集成”的思路,积极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新智造高地。截至目前,我市建成“未来工厂”7家,数量居全省第四;累计试点及建成省级“未来工厂”12家;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5家。其中,7家“未来工厂”分别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动工具、纺织服装、磁性材料等行业,均为我市“十链”中的重点产业链。

  以梦娜高端制袜“未来工厂”为例,其以数据驱动生产流程再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针织和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自创建“未来工厂”以来,梦娜生产效率提高35%,人工成本降低45%,能耗降低17%,产品质量提升1.5%,为企业带来较大效益。

  另一方面,对重点规下企业,我市支持推进线上SaaS化应用(软件即服务,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企业可以通过灵活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产业大脑、专业服务云平台的SaaS?化应用或低代码工具,实现协同办公、财税管理等基础数字化应用,并逐步向生产、销售、质量、供应链等关键环节延伸。

  以永康市保温杯行业为例,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达到数字工厂水平,物料齐套率从65%提升到90%,订单按期交付率从74%提升到90%,原物料库存降低30%,企业平均流动资金的需求下降200万元,生产能力提升10%,结合管理效益的提升,为试点企业带来年均近100万元的新增利润。

  又如横店东磁磁性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梳理磁性行业统一物联标准及业务数据标准,构建了集供应链协同、全流程生产管控、质量检测与溯源、设备健康管理和智能仓储等方面于一体的应用。截至目前,平台内已连接设备3800台,实时采集关键控制点16000余个,配套上线了15个工业App,链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150余家。

上一条:市领导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