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来临对国家治理提出巨大的挑战,需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由于风险之间可相互转化,各类重大风险都可能演变为重大社会风险,进而演变为重大政治风险,乃至重大国家安全风险。因此,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重大社会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探索出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这些都对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当前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尚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评估的科学化和专业化程度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近年来,江苏、浙江、内蒙古等地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着力探索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的信息化建设,旨在提高社会风险评估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全国整体而言,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的信息化建设仍相对薄弱,亟需加以改进和提升。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赋能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专业化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赋能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监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综合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监管平台。一方面实现对本辖区的所有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避免重大决策项目的遗漏和动态评估跟踪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该系统,实现对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报告的提交、备案和审查功能,并可进一步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构建自动化报告审查机制报告,自动对社会风险评估报告的基本标准和要求进行审查,使报告达到质量要求,弥补监管部门人力和专业能力不足的局限。
建立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的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探索将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同分散于信访、公安、政法、社治委等部门的社会风险矛盾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等相关数据平台打通,实现数据共享,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增强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数据在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流通和利用效率,为重大决策的社会风险评估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辅助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提高治理的精准性。结合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社会风险评估报告,运用历史案例、类似案例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来支持决策过程,来识别重大决策的潜在风险和演化趋势,增强信息平台的决策支持能力,帮助政府更早预见和做出应对方案。
信息技术赋能第三方评估的技术能力和独立性。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在线的第三方社会风险评估机构认证和评级系统,采取多项指标包括第三方机构的业务范围、人员配备、业绩质量、报告评价、专业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基于关联关系分析等技术手段,评价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同时还可以利用在线认证系统,发布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的调查标注和报告标准,引入外部评审制度,提供在线培训和技术支持,引导第三方机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评估的准确性、科学性。
建立和管理多元化的社会风险评估专家库。建立一个完善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专家库管理系统,集成专家信息,确保专家库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动态推荐适合的专家入库,定期更新专家库名单。管理专家的评估项目参与历史,分析专家的知识和能力界限,使用智能算法辅助工具进行动态匹配和推荐,为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匹配适合的专家和特定的评估项目。借助系统,实现地区内部专家和地区外部专家的整合,并通过匿名评审、线上评审等方式,弥补因地区内评审专家资源不充分,或由于时空、经济成本等因素限制外地评审专家参与,进而导致专家评审专业性不足的局限,提高专家参与的效率和效果,最大化发挥专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