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盐城 > 文字新闻
江苏盐城:昂首阔步!向海图强激活“蓝色引擎”
发布时间:2024-05-06  来源:盐阜大众报  发布开发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洋强则盐城强,海洋兴则盐城兴。

  作为江苏沿海地理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盐城市一直以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洋强省建设、淮河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陆海统筹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构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体系,努力把盐城建设成全省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全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日前,在滨海港工业园区的中国海油滨海LNG项目接卸码头上,满载约1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礼诺瑞亚”轮正在有序卸货。不远处,一个个液化天然气储罐整齐排列,专用码头垂直入海,5台卸料臂整装待发,槽车川流不息。这些漂洋过海而至的液化天然气,最终将通过天然气管网和往来穿梭的槽车输送至华东地区,有效提升该地区清洁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

  以港兴产、临港布产、港产联动,今年来,盐城市深耕海洋产业“主赛道”,积极抢抓沿江向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全面提升黄海新区承载能力,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积极承接重大生产力布局,全力引进龙头基地型、强链补链型项目,全面吹响新时代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今年1月12日,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出台《盐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起草《盐城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草案)》,提出构建“两地两区”(国际海上新能源综合利用高地、全国知名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长三角河海联动示范区)为特色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发展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船舶、沿海滩涂种养业等九大产业,实施沿海基础设施能级提升、科技创新赋能、市场主体引培、产业“双化”协同、开放空间拓展等五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底,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左右,2026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2030年突破2800亿元。

  向海而生,不负“风光”。新能源是盐城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强的后劲。黄海之畔,一座座“风车”随风转动,整齐排列的光伏电板熠熠生辉,低(零)碳产业园多点开花,盐城千里海疆上集聚了国家能源、华电、国电投等“五大六小”所有新能源开发央企,全市涉海产业领域先后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6家。当下的盐城正加快推动“风光氢储”一体融合发展,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已占全国40%以上,电池片、组件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554万千瓦,约占全省46.2%、全国15%、全球8%,新能源产业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苏中苏北唯一。以明月海藻、赐百年螺旋藻、浩瑞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海洋生物产业化龙头企业崭露头角,推动盐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势突破。

  距盐城滨海港45公里的海上耸立着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堡”,这个名为“陶湾一号”的海洋牧场总投资约12亿元,主要进行循环驯化养殖大黄鱼、海鲈、黑鲪等高品质海产品,致力打造华东地区优质的海产品供应基地。自投入运行,“陶湾一号”就不断刷新纪录:农业农村部第八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全省唯一一家、盐城首个;江苏首个集海洋养殖、海洋科研、海洋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项目……

  “陶湾一号”海洋牧场的频频吸睛,背后是盐城市海水养殖模式的不断优化。全市现有海水养殖面积64.4万亩,已初步形成了海水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海水多营养层次立体养殖、潮间带滩涂增养殖、紫菜筏架养殖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水养殖模式。

  在响水县,江苏三圩盐场海水养殖基地打造5000亩高品质海产品养殖基地为养殖核心区,采取虾、蟹、贝混养的低密度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年产日本对虾120万公斤、贝类625万公斤、梭子蟹28万公斤、脊尾白虾7.5万公斤,产值近3亿元,逐渐成为规模化高效现代养殖园区……

  进入春季,射阳黄沙港渔港码头货车穿梭、渔民忙碌,一片丰收风景。智慧码头、冷藏加工区、消防站、污水处理厂、油库、制冰厂……这座现代化生态智慧渔港不仅着眼于扩大港口吞吐量,更聚焦于渔业生产、渔民生活全流程服务,建成后可满足1000艘以上渔船日常停靠作业,助力黄沙港成为黄海之滨最具特色的渔货集散基地。

  靠海吃海,这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也是沿海县市崛起嬗变的优势。盐城是全国知名的渔业大市,渔业经济总量在江苏省领先。今年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文件从优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推进智慧设施渔业建设、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四个方面推动加快培育海洋经济增长极,让海洋渔业经济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亩产323.87公斤,破全国纪录了!”去年6月上旬,东台市种植大户张绿林位于金东台农场的盐碱地油菜迎来大丰收。紧接着,东台条子泥垦区也传来好消息,由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专家团队主导实施的重度盐碱地油菜种植项目,在测产中收获亩产283.99公斤,出油率达44%,创下了全国重盐土盐碱地改良种植新纪录。如今的盐城,不仅高标准农田连年丰收,沿海滩涂上越来越多的盐碱地通过改良,由昔日的“盐碱荒滩”变身为“粮仓油田”。

  海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合作型经济,盐城具备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南北互动合作的巨大开放优势,只有坚持扩大开放,才能迸发活力、形成新局面。

  去年4月6日,国家能源和法国电力集团在北京签订了《扩展合作协议》,双方规划在盐城东台共同建设“风光氢储”绿色能源协同融合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外新能源领域合作的新标杆。

  近年来,盐城市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及RCEP实施等机遇,加强与韩国、日本等泛黄海区域国家和地区的绿色经济合作、投资贸易交流,紧盯以德国、韩国、日本为代表的国际化公司新一轮战略布局,吸引更多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优质企业参与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构建海洋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持续拓展蓝色经济“国际朋友圈”。

  “海上风光助力低碳发展,中欧合作共享绿色未来”,去年11月21日,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盐城成功召开,论坛发布的相关成果进一步释放中欧能源转型合作巨大潜力,有力推动了盐城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同年9月,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盐城举行并达成《盐城共识》,会议期间,来自34个国家和组织的近千名代表开展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滨海保护共识,共建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视角,指引了新的方向。

  通达全球离不开港口物流。盐城港“一港四区”(大丰港区、射阳港区、滨海港区和响水港区)全部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26个,先后开通至日韩、南美、欧洲、南非等国际国内航线48条,着力把盐城港建设成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物流基地、长三角北翼综合航运枢纽、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盐城向海发展重要立足点。据统计,去年一年,盐城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8亿吨、集装箱61.9万标箱,货物吞吐量已跻身全国沿海港口20强。与此同时,盐城市积极策应“水运江苏”建设,加快打通盐城海运口岸向淮河沿线城市联通的货运通道,实现口岸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全力打造长三角河海联动示范区。

  扬帆起航,风劲潮涌。当下的盐城正以“畅达黄海之辽阔”的视野胸襟,不断推动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中展现自身作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上一条:区领导带队检查“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