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大暑,太阳炙烤着大地,当人们想方设法躲避高温的时候,却有一些人依旧在烈日下劳作,如在浦南规模化大棚采收蔬菜的菜农,他们挥汗如雨,保障着夏淡时期市场的蔬菜供应。
工作效率降低
蔬菜生长受阻
一大早,位于泖港镇的浦远蔬菜专业合作社一片忙碌景象。大棚里的青菜、生菜绿油油,农户们正埋头抓紧采摘,一旁的田间整齐地叠放着一筐筐新鲜蔬菜。
“今天早上我们起得不是最早,4点多起来,中午收好装车运到市场,晚上就可以上到市民餐桌了。”菜农赖海英高兴地对记者说,夫妻俩承包了10亩菜地,每天可以采收150千克左右的蔬菜,只是最近工作效率下降明显,“高温天大棚里干活累,平时两小时可以采收完的菜,现在要3个多小时”。
到了正午时分,棚外温度35℃,大棚内达到了45℃左右,“就像一个蒸笼”。为了降温,这时干活,都要花上一刻钟时间在相应的大棚拉上遮阳布,换一个大“棚,遮阳布又要换一个位置”,再加上热天容易疲乏,播种、除草,一套工序下来,夫妻俩经常要忙到晚上7时多。
除了工作效率降低,高温天也造成蔬菜减产,这是菜农遇到的最大问题。“夏季是蔬菜生产淡季,高温天对蔬菜生长不利。”合作社负责人冯均辉说。在他带领下,记者看到大棚内的青菜已经出现焦边焦心,生菜出现扭曲现象。“有些蔬菜还患上了软腐病,产量要比往常降低三成左右。”他说。
科技政策并举
保障市场供应
在浦南地区,像浦远蔬菜合作社这样规模化种植的基地,是茸城乃至上海重要的“菜篮子”,面对采收压力和高温天蔬菜生长受阻问题,如何有效保障市场的蔬菜正常供应?“需要政策和科技携手,降低菜农生产种植难度,提升菜农劳作的积极性。”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科科长唐纪华说。
科技是蔬菜种植的利器。唐纪华介绍,为了使大棚内的温度更适宜,平时只能采取人工铺设遮阳布和喷雾降温的方法,但这样耗费人工,效果也有限。从去年开始,我区在部分蔬菜种植园试点自动化遮阳网。记者在现场看到,只需轻轻按动按钮,就可以即时实现遮阳网的开启和关闭。“上午9-10时开启,下午4时左右关闭,只需要按动按钮。”唐纪华说,因为密度高,遮阳效果比人工遮阳布更好,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记者现场测试发现,有自动遮阳网的大棚,棚内温度可以下降7℃~8℃。
唐纪华介绍,面对夏季蔬菜减产,为确保市场蔬菜供应,政府出台了扶持菜农的补贴政策。“6-8月高温季节,菜农每月每亩可以享受80元的夏淡补贴。”另外,农户劳动保护方面,也有相应的医疗保险措施,以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绿叶蔬菜是餐桌必备,也是市场的刚需,有了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动,菜农面对蔬菜减产,在延长工作时间、提升工作强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夏季蔬菜种植的茬数。“冬季一般3个月一茬,夏季35天左右就种一茬。”冯均辉介绍。另外,还想方设法加种了部分耐高温的蔬菜品种。今年基地404亩菜地,一半种上了夏“雄、夏帝等品种,因为耐热性好,相比一般品种,这些品种在夏季的产量更高,从而保障市场的有效供应。”他说。
采收后的蔬菜运输也是一个问题。冯均辉说,为了保障蔬菜质量,蔬菜基地增加了车辆的运输频次,并做好冷藏措施,保障新鲜蔬菜能及时送至市场,供应市民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