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实验室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我们企业现面临的科研瓶颈哪里可以找到答案?”……在8月25日举行的“汇聚陶都共创宏图”青商·青千(宜兴)创新创业联谊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4名“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和我市37名青商会企业家,在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材料与机械加工产业三个分会场,上演了科技成果与市场的“相亲会”。
“把注重科技成果产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注重市场需求的青年企业家聚在一起,有可能获得难得的机遇,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提供可能。”对于这次联谊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付超鹏觉得很有意义,他的观点也引起了很多嘉宾的共鸣。“我们做科研的注重关起门来解决难题,对市场不太了解。我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本次活动的必要性,如果能实现青千的实验成果和青商的公司进行互相补缺,会提高相关项目落地的成功率和加速产业转化的速度。”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袁健附和道。
在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分会场,随着青千对各自研究领域和核心技术的详细介绍,青商们也迫不及待地发言。合复新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红亮直言:“我们公司急需纳米材料分散方面的合作。”从事纳米材料研究近20年的复旦大学工研院教授郭伟、从事新型纳米功能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铁等迅速和他组成“小圈子”,交流学术成果,探讨合作可能性。在节能环保产业分会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盖鑫磊认为,如果科研成果不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就永远只是存在于实验室中的童话。此次,他希望通过联谊会,能有合适的企业与其团队围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这个课题展开合作。当他提出这个合作想法时,江苏鲲鹏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正鹏表现出了兴趣,当即进行了交流。而另一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韩瑽琤对于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的研究引起了卓易科技董事长谢乾极大的兴趣,双方进行了探讨。
现场,还有一些专家对宜兴的企业提出了建议。武汉大学教授刘文博认为,产学研结合切忌急于求成,“青年科研工作者不光要关注市场需求,还要更多地去解决科学的基本问题,要从基础研究做起,要注重源头创新。”他觉得宜兴当地优秀的企业很多,但真正做原创产品的并不多,很多都是模仿国外相关公司的产品。如果企业在关注研究成果落地的同时,能投入一些财力和物力进行基础研究,和高校以设立创新基金,共同申请和承担江苏省、科技部和基金委等科研项目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这样的产学研合作能开出更大更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