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智能机器人代表着最高的技术水平和最新的“生产力”,其发展不但需要巨大的资金人才投入,更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支持。
“人形机器人最终目标是平价进入家庭,争取人形机器人‘像博士一样聪明,像家电一样便宜’。”一位深圳人形机器人公司高管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他表示,预计最迟明年末,垂直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将出现。
多位业内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正迎来一个“奇点”时刻,它从AI大模型获取“灵魂”,让AI算法进入现实物理世界,在汽车、精密制造等生产环节实训,实现“从0到0.1”的探索。
深圳南山正站在人形机器人的“奇点”临近时刻。根据《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1797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南山区产值最高占比达35.01%,且在专利数上也领先于其他区。
代表性的企业便有优必选,公司去年末登陆港股,今年3月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和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综合指数,进入港股通标的。
支撑优必选人形智能机器人的,是南山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在顶层,南山汇聚了深圳三分之一以上的AI企业;在中层,有无人、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一众企业;在底层,则是众多的智能传感器、智能元器件等配套企业。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等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无形的人工智能算法、与有形的硬件相结合,正在人形机器人这一载体上,形成被称为“具身智能”的新生产力。
3月18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GTC 2024发表主题演讲《见证AI的变革时刻》。他表示,我们开始在下一代机器人技术方面做一些非常出色的工作。下一代机器人将是人形机器人。
GTC大会上,英伟达正式官宣通用机器人GR00T项目,可接受文本、语音、视频甚至通过观察人类行为等多模态来理解自然语言和模拟动作,快速学习以适应并和现实世界互动。
2023年,被很多业界人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之年,甚至称为“机器人觉醒之年”。ChatGPT等生成式AI与人形机器人行业结合。
这一结合被称为“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近年来,包括优必选在内的多家国内企业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正在南山落地。
通用人工智能是“灵魂”。3月1日,南山区用一天时间举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商汤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3年4月“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发布以来,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提供了精准着力点,助力全场景、多产业实现“大模型+”,拓宽大模型应用边界。
该研讨会建议,通过成立早期母基金的形式,推动南山成为全球AI投资高地。此外,南山AI企业以应用层为主,希望既抓垂类大模型技术创新,又抓硬件与解决方案向AI的升级迭代。
后者,则是南山的产业优势。
近期,南山公开遴选一批标杆性智能机器人应用案例,积极推动南山区“机器人+”应用行动典型案例转化。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领域、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作业。
此前,人形机器人属于冷门行业,市场上号称能够研发出类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屈指可数。2023年底,特斯拉发布的Optimus第二代演示视频中,机器人已经能将鸡蛋轻拿轻放。今年以来,Optimus已经可以轻松叠着衣服,灵活性和流畅度大幅提升,一时间将人形机器人推向市场热点。
以优必选 Walker系列为例,2018年开发的第一代 Walker 可以踢球跳舞、上下楼梯,当时主要集中在运动交互功能上;第二代于2019年增加的双臂感知功能;第三代和如今刚亮相的 Walker S,让众人看到了机器人的认知和决策。
从而,机器人的云端大脑通过多模态AI和数字生成等技术,实现机器人自主学习和进化成长,在转由由机器人本体的“端”侧完成具体执行。
“具身智能不仅仅在于双足机器人,更在于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形态只是一个载体。”清华大学具身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许华哲表示。
普渡科技CEO张涛举例认为,大语言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训练,能够极大提升机器人对自然语义理解的准确度,使人机交互效率变得更高。例如,令消费者通过简洁的指令迅速找到想要的商品。
2023年,南山《南山区加快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创新应用实施方案》提出,依托西丽高铁站、科创大道、蛇口海洋城、南山医院、西丽湖论坛等重大工程和活动,每年谋划3-5个超级场景项目,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综合应用提供创新试验场。面向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和行业应用三大领域,每年遴选10-20个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技术带动性强的标杆示范场景。
实际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的是持续投入。南山在人形机器人“奇点”时刻占据“天元”,从容“落子”布局,依靠的是多年的耐心和专注。
2009年底,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南下深圳,落地南山。
起初,投资界并不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周剑便拿出自身积蓄投入研究。耗费5年,周剑和团队终于攻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伺服驱动器”。
2015年,虽然纳税额并不满足标准,但在优必选和南山智园相关负责人努力下,优必选破格入驻了南山智园。此后,优必选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2023年6月,优必选全栈式技术已有1800余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在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储备量上,优必选已居全球第一,高于本田、索尼、丰田等。其招股书显示,优必选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大型的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成功实现销售。
优必选之外,南山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呈现出喷涌之态,上天、下海、做手术,无所不能。
根据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报告,2022年,无人机龙头企业大疆营业收入达到301亿元,在500强中排名459位。
例如,潜行创新成立于2016年,在水下机器人领域快速发展,已经开发出6代产品,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元化智能的骨科机器人成为国内唯一获准上市的开放式植入物数据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
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东北、中部和西部六大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域中,以深圳南山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系统集成和提供解决方案为主的业务特点,和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和应用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
大疆和优必选在各自所在的机器人领域获得成功,给行业带来诸多希望。完备的供应链也让机器人产业在深圳南山区逐渐萌芽、开花。
电子信息集聚是南山区的产业特点,业界盛传“不出南山区,就能能造一架无人机”,南山区产值达到300多亿元。
机器人共同需要的零部件是相通的,深圳又是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贸易的集散地,像高性能的CPU、传感器,乃至陀螺仪,均可以在当地找到供应商或是生产商。
周剑此前表示,“就拿定制一个齿轮来说,能生产符合我们要求的企业在深圳遍地都是,各项零件生产算下来不仅效率提升至少50%以上,而且费用也能节省约30%。”
在链主的引领下,给机器人市场带来市场启蒙,深圳南山区机器人企业先后涌现,机器人实现上天、下地、入水,乃至“进工厂拧螺丝”等用途。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潘毅表示,机器人行业的赛道越分越细是大势所趋,也理应如此。“好比说,都是做无人机,但针对不同的环境,在驾驶的速度、克服的碰撞、遇到的阻力相关设定上将很不一样。”
如今在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不仅在“C端”卷出天际,还在安防、巡检、应急、测绘等工业领域卷出一片天。
道通智能是从“千机大战”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公司创始人李红京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端来看,无人机应用在各行业中的解决方案日益成熟,驱动了更多下游客户选择使用无人机;从需求端来看,下游应用需求得以释放,消费级渗透率不断提升,工业级应用场景更加广阔。
在南山区,有一批创业者,瞄准细分赛道,与大疆、优必选等企业差异化竞争,逐步崭露头角,周长根是其中一位。
原本周长根瞄准的是空中无人机,但在南山区数字文化产业基地路演活动上,水下机器人概念的出现,让周长根萌生了调整产品计划的想法。
在周长根的努力下,2017年借由南山区“创业之星”大赛上的曝光,潜行创新收获了第一笔融资。
周长根团队通过自主研发设计水下推进器、连接器、控制系统和水下硬件结构等技术,打破了原先相对传统和封闭的水下机器人产业链模式,将潜行创新的产品改良为更贴近消费市场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