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长宁区 > 文字新闻
就医更便捷、环境更友好…长宁这样为他们撑起“幸福伞”
发布时间:2024-04-16  来源:东方网  发布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之一,长宁区拥有老龄人口2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0%。近年来,长宁区在提高医养康养水平、构建老年友好环境、营造敬老助老氛围上不断做深做实,为全区老年人撑起“幸福伞”。

  医养康养水平不断提高

  在上海市同仁医院门诊大厅,76岁的徐阿婆蹒跚而至。

  看到阿婆的身边没有人陪伴,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立刻走上前来。“阿婆,您一人来看病吗?”“是的啊,我预约的是内分泌科,想来复查、拿药。”

  了解到徐阿婆的需求,志愿者迅速推来了一个轮椅让老人坐下,并在服务台领取了一张“长者服务卡”让她戴在胸前。然后志愿者推着徐阿婆挂号完毕,来到了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得到了优先诊治。

  “从走进医院大门到取完药,总共时长不超过半小时,这是我以前没有想象到的。”徐阿婆感慨。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和“老年友善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近年来在环境适老、服务适老、技术适老和数字适老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尤其是该院门诊办公室团队开展的“5G长者守护”计划,更是让来院就诊的老年患者赞不绝口。

  上海市同仁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戴云告诉记者,别看这张卡片“长相平平”,但它却内有乾坤,有实时监控、轨迹查询、SOS一键告警、电子围栏等功能。其中电子围栏功能是一个系统主动报警功能,一旦老年患者离开医院范围,会主动发出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关注,这一功能,对一些认知障碍的老人来说非常重要。此外,长者服务卡既是智能终端,也可作为一个优先凭证,持卡在就诊、缴费、取药等环节可享受优先。

  同为“老年友善医院”的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有着符合社区医院定位的特色。

  在全科医生沈娟的诊室内,社区居民郭老伯正在和她交流着自己的病情。进行过问诊和基本的检查后,沈娟认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郭老伯近期病情稳定,可以为他开具长处方。

  “对于用药方案稳定、病情平稳的慢病患者,我们可以开具4—12周的长处方,家庭医生也会定期通过电话、微信或是家庭病床上门等多种形式,对签约患者进行随访,一旦发现病情波动,可以及时干预或是调整用药。”沈娟介绍道,“根据患者疾病以及疾病的稳定程度,我们将其分级分类,重点人群有‘红色人群’‘黄色人群’和‘绿色人群’。‘红色人群’两周随访一次,其他人群在家服药的同时,我们也适时监测着他的基本病情。”

  “长处方让我们一次性获得较长时间的药品供应,减少了频繁就医购药的麻烦,极大方便了我们居民。”郭老伯说道。

  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顾雯烨告诉记者,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多点执业以及长处方的开展,让居民在社区就可以完成诊疗、付费、取药的一站式服务,解决社区居民慢病药品同质化供给的同时,提升家庭医生与居民的黏合度,使家庭医生签约的组合就诊量及社区就诊率较去年都有所提升。

  据了解,截至2023年年底,长宁区有16家医养结合机构,床位3303张,其中医疗床位1074张。各街道(镇)社区整合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护理站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功能,并以此为基础,以康养驿站为补充,形成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积极打造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失能老年人照护体系,为百岁、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医疗帮扶服务。

  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长宁区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人过往病史进行摸查,建立健康档案,并提出日常生活建议。截至2023年年底,长宁区家庭医生共签约65岁及以上老年人14.06万人,签约覆盖率达到92.15%。

  老年友好环境不断美化

  作为全国首批老年友好型社区,虹桥街道虹东小区有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细节设计:小区44个楼组全覆盖进行了无障碍坡度改造,行动不便的老人可通过缓坡自由出入;楼道内每一层楼梯加装楼道防滑垫,最低和最高两级台阶的防滑垫颜色换成与中间淡黄色不同的橙红色,格外醒目。平坦舒适的防滑地面有效降低了老人们意外跌倒的风险;社区内公共资源禀赋优厚,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养老、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5分钟内可达,集聚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老年助餐点、敬老院、卫生服务站、护理站、慈善超市等……

  老年友好环境建设不光要解决硬件难题,也要让老年人办事无障碍、更便捷。

  江苏路街道长新社区推出了智能共享厨房和洗衣房、智能健康小屋、申城出行打车屏等数字化服务,形成“智享公共客厅”;同时设置居民区“一网通办”延伸服务自助终端,让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快速、直接、准确地咨询政策、办理业务。

  与此同时,长宁区还开展了智慧助老行动,组织辖区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为老年人开设智能手机课程培训等,帮助老年人享受数字红利。

  自2021年以来,长宁区共有6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

  敬老助老氛围更浓厚

  87岁的徐阿婆是天山路街道认知障碍专业照护型日托老人。

  2023年,天山路街道在开展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中,经过走访排摸和筛查,发现徐阿婆已出现了记忆障碍症状,属于轻度认知症。考虑到徐阿婆高龄独居,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为她申请了认知障碍专业照护型日托项目。在专业和全面的认知健康服务下,徐阿婆从精神低沉逐渐变得开朗热情,脸上多了笑容。

  在长宁,针对认知障碍老人打造的“专区+社区”服务格局已在像徐阿婆一样的老人群体中发挥作用。

  自2018年以来,长宁区积极倡导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健全老年认知障碍标准体系,率先出台“一导则两标准一指南”,即《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建设导则》《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标准》《长宁区社区和居家认知障碍照护规范》和《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实践指南》。在各街道(镇)建立社区老年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引入专业社会力量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筛查转诊、非药物干预、早期干预三级预防服务,为建档认知症家庭开展早期干预和个案服务,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家庭健康指导、科普宣传等赋能支持服务。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多彩的生活,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长宁区组织开展了老年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各街道(镇)组织了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如集体生日会、老年运动会、敬老音乐节、慈善捐赠、表彰助老模范、汉服体验、彩妆教学以及各类手工制作活动等,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成为幸福夕阳红的生动写照。

上一条:王志华:坚持幼有优育、学有优教,打造普惠优质的教育强区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