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诸暨牌头村的村口响起,43年的分别,1000多公里的距离,他们在今天重聚了。
为了“活”,送走他
1981年,诸暨的一家医院产房里,郭家夫妇满怀期待地迎接他们第一个孩子,然而,由于发生难产,孩子虽然出生,但情况并不乐观。
“医院说孩子可能活不久,我们当时不知道怎么办好。”郭父每天抱着孩子哄睡,看到因难产造成的头部淤青部位,随着孩子啼哭不断起伏,郭父十分心疼。当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根本无力救治孩子,夫妻二人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自己无法养活孩子,不如送走可能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一天傍晚,郭父踌躇在火车站进站台前,心中犹豫不决,怀中襁褓里是刚出生七天的儿子和郭父亲手写下的生辰八字,手中是尿布、奶瓶奶粉等婴儿用品。当开往杭州的火车进站时,郭父终于下定决心,快速上了火车。他在车厢中穿梭观察,最终选中一位穿着考究,面容温和的陌生男子,郭父借口有急事帮忙暂时照看孩子的理由,将孩子交到了对方的手中,然后在发车前下了车。火车停靠的短短几分钟,郭父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看着紧闭的门和渐渐鸣笛远去的火车,郭父心中五味杂陈,不断祈祷孩子能够平安长大。
“我想一辈子活个明白”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山东夏津的于先生早早便知道自己并不是家里亲生的,而随着成家立业,四十多岁的他也越发地想要探究自己的身世。“我想一辈子活个明白。”他心中想着。
于先生是一个腼腆的人,不善言辞,妻子看出了丈夫的犹豫,于是在去年10月份左右,找到当地的寻亲团队帮忙寻亲,今年2月,于先生的妻子联系到嵊州公安“和合”寻亲工作室民警商朝阳,提出了寻亲请求。
在收到于先生寄过来的血样后,商朝阳马不停蹄地开展调查工作。了解到于先生可能是从金华抱养的,商朝阳第一时间与金华相关单位进行信息互通,但并没有什么线索,随后通过血库比对结果发现,于先生的亲人大概在诸暨。经过对疑似家庭进一步的筛选、电话核实、走访调查等工作,商朝阳发现牌头村的郭家人极有可能是于先生的亲人。
“听我父亲说,我大哥出生不久就被送走了,要是能找回来大家一定很开心。”郭先生表示。3月15日下午,商朝阳和志愿者正好在诸暨寻亲,于是联系到郭先生再次进行采血确认,不出意外,于先生就是郭先生的亲大哥。
“孩子,欢迎回家”
4月2日是于先生和郭家人见面的日子,于先生带着妻女提前一天便自驾出发了,经过18个小时的驾驶和休整,终于赶到诸暨认亲。在商朝阳的陪同下,于先生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弟弟,他们热情拥抱,感受来之不易的团圆。
“兄弟俩长得真像”“太像了”……当于先生和弟弟郭先生站在一起,亲友们纷纷发出感叹与祝福,郭父不善表达,只是笑意盈盈、眼中含泪地看着长大的他,“孩子,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