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村庄是祖国巨变的缩影,你、我、他的家乡变迁,汇聚成共和国蓬勃发展的图景。近日,闵行融媒体中心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面向全区开展征文活动。
4月起,“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择优刊登征文作品,欢迎大家继续投稿,和大家分享你和闵行的故事~
一朵朵精美的琉璃花,姿态各异、全力“绽放”……这都出自古美路街道平阳二村居民陆静怡之手,96年的她因传统文化结缘古美,更用融入与奉献,在上海扎根成长。对她而言,上海有她的小家庭,也是她的热爱所在。来看看她如何诉说“我和我的家乡”故事……
把自己的热爱带入社区
2021年,我离开了熟悉的故土安徽,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初来之时,我对新环境有些陌生,心中有抹不去的疏离感。因为大学毕业于国画专业,我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在一次咨询社保问题时,我结识了小区党总支书记顾忠婷和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热情帮我解决问题,让我很感动。在闲聊时,他们得知了我擅长非遗手工和传统国画,便邀请我担任社区琉璃花手工班的志愿者教师。
我想:能把自己热爱的东西带给更多人,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便欣然答应了。一开始,由于家乡方言不同,我与本地邻居们交流起来有些困难。社区工作人员看到后,当起了我的“翻译官”,陪我一起动员大家加入社区课程。阿姨们也很热情,都说要来参加。于是,琉璃花手工班在大家的期待中顺利开起来了。现在,已经成了每周三一次的社区固定课程。
顾忠婷书记看到我们的成品之后,她说:“既然做得这么好,能不能卖给喜欢的人,也是对大家的鼓励。”后来,我们在小红书等线上平台展示了一系列琉璃花作品,顾书记还帮忙垫付了保证金。
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欢,有不少人联系我们想购买,第一单“开张”之后,阿姨们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在小区重阳节舞蹈表演中,阿姨们佩戴着手工琉璃花的头饰,也是对我们努力的认可。
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跨越了方言的隔阂,共享成功的喜悦,我的热爱和特长在社区中看见,也被更多人所热爱。
这里有“家”的温度
生活在上海越久,我越发现小小的社区里别有天地。这里不仅是我开展手工课程的公益平台,更是承载着丰富多元文化生活的温暖港湾。这里有书法班、舞蹈班、合唱队、模特队以及瑜伽班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小组。我有幸既是传授技艺的老师,也是求知若渴的学生。
对于住在这里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心里都有一本账,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们默默做了很多事情。有次我看到,一位老爷叔刚踏进居委会办公室的大门,工作人员就迎了上去,贴心地询问他的康复得怎么样了,并帮忙拿给他提前开好的药品。
我有些奇怪,他们怎么知道老人的情况,就像是老人的家人一样?原来,他们不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工作,更要在整个社区里跑。小区里老人不少,他们放心不下,经常上门看看,送上关心和问候。
平时,小区里也很热闹,经常能看到家庭医生问诊、便民市集、社区小菜场等摊头支起来。居民围在一起,可以免费体检、量血压、理发等等,大家都说看病、买菜不难了。
站在熙熙攘攘的便民市集中,我不禁有些感慨,这份朴实无华的人间烟火气和浓浓的人情味,让我在异乡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扎根社区,传递美
除了发挥特长,我还能为自己生活的家园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我主动请求加入社区志愿者的队伍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为志愿者之后,我的生活变得格外充实。无论是疫情期间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还是平日里探访独居侨胞,每逢节日为长辈们送去关爱,如果大家需要我,我一定来“报到”。看到一张张笑脸,听到一声声感谢,我感到由衷的开心和幸福,再忙再累也没什么。在这过程中,我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忘年交。
从最初的听不懂、讲不来方言,到如今能与邻居们对话聊天,我渐渐成为这个社区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里,我是小朋友们喜欢的大姐姐、阿姨爷叔们口中亲切的姑娘,我又多了许多的亲人。
在古美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平阳二村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的推荐下,现在,我有幸在上海夜校任教。课堂上,我和一群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学员们一起,钻进艺术爱好和非遗文化的世界中,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在曾经陌生的城市里,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也在婚姻生活中找到了幸福。回首这段历程,我由衷地感谢那些在我融入社区、扎根上海的过程中给予无私帮助的人们,也感谢自己遇到的那些可爱的人们,让我真正爱上了这个邻里和谐、气氛融洽的家园。
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生活、学习和工作,在这片美好的土地上继续成长、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