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春季育种的关键期,做农业,时间耽误不得!”近日,在和县蔬菜科技示范园蔬菜大棚内,一株株用于育种的不结球白菜抽薹已有半人高,满眼金灿灿的小黄花甚是喜人。在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教授汪承刚的带领下,该校一个近50人的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团队已经在这待了一个多月了。他们还将继续在这里开展科学研究,“驻扎”三四个月甚至更久。
蔬菜大棚内,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安农大研究生们用手托起一朵朵小黄花,用尖头镊子小心翼翼地为它们进行人工拨蕾授粉。只见他们轻轻地拨开花蕾,娴熟地将花粉点在柱头上。
“春季杂交授粉,五六月份收获种子,8月底在大田播种观察,冬季进行育种材料的鉴定、观察和筛选,年年如此。”汪承刚说,授粉是育种的关键,时间把握很重要,技术操作也很重要。目前,他的团队已经收集了近千份蔬菜种质资源,从材料的基因组研究开始,到优异育种材料的创制,利用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手段结合,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新品种,可与进口高端品种相媲美。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好菜源于好种,好种要靠繁育。除了田间育种,在距离蔬菜科技示范园几公里外的和县台创园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充满“科技范儿”的育种方式令人叹为观止。蔬菜育种实验室,透明玻璃培养皿中的一株株小苗青葱翠绿,茁壮生长。唐小燕博士告诉记者,实验室实施的是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目的是更快地聚合优异基因,更快地创制新种质,让新种质后代高度纯合。
“小种子”承载“大梦想”。为了把种质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育出更多优良新品种,产生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县就与安徽农业大学围绕蔬菜产业建立了稳定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于2014年共建了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与安徽农业大学蔬菜育种团队的合作,建成了蔬菜育种研发中心,每年投入研发经费100万元,针对和县种业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效率低、周期长、育种手段滞后等问题,推行育、繁、推一体化工作,重点开展了分子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编辑育种等技术攻关,开展了乌菜、小白菜、辣椒、酥瓜、萝卜以及和县当地其它特色蔬菜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鉴定等工作。目前已累计收集乌菜、小白菜、辣椒、酥瓜等蔬菜种质资源2600余份,研发蔬菜育种新技术20余项。
记者了解到,和县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占据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其中白菜、萝卜种子占据全国市场的60%以上,是华东最大的蔬菜制种基地,产品更是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远销国外,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向好。而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和县善厚镇也在积极推动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打造集科技研发、净菜加工、贮藏、物流于一体的区域中心,成为和县蔬菜产业“补链延链”的重要一环。如今,和县蔬菜产业已形成育种、育苗、栽培、储藏、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