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等中美古生物学家22日宣布,他们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图里阿斯省和中国云南禄丰发现了一批特殊足迹。足迹显示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这些地区生活着一类奇特的古鸟或鸟形恐龙。该发现对研究欧洲与中国晚中生代鸟类与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西班牙北部阿斯图里阿斯省濒临大西洋海岸有一处非常著名的恐龙化石点,古生物学家在这一带发现了大量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动植物化石。2002年,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加尔西亚—拉莫斯描述了一些来自阿斯图里阿斯的奇特足迹,但没有做进一步研究。没想到,相似足迹却在十余年后出现在中国云南。
云南的足迹点在恐龙谷博物馆后山,足迹长度18.5厘米,宽度约35厘米。通过全球足迹化石对比,研究人员发现其与阿斯图里阿斯的奇特足迹除了尺寸差异外,其他特征非常吻合。“我们详细对比了这两批的足迹,并意识到这是一个崭新的足迹物种。”邢立达说。
邢立达团队将西班牙标本命名为皮氏三叉足迹,云南标本为李氏滑石板三叉足迹。“皮氏三叉足迹的发现意味着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西班牙海岸生活着一类很古老的滨鸟类,而万里之外的禄丰盆地,李氏滑石板三叉足迹的造迹者是一类更大型的动物,它们的身高可能达1米,甚至更大,这在当时是非常大型的古鸟类或鸟形恐龙了。”著名足迹学家马丁·洛克利认为。
邢立达则表示,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鸟的足迹都来自白垩纪早期,侏罗纪晚期的记录非常少见,此次在西班牙和中国云南的新发现,以及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类似发现,意味着鸟类的早期演化可能比想象的更为复杂,大型化的趋势出现得很早。
该研究由邢立达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安东尼·罗米里奥博士共同完成。论文发表在《历史生物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