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安亭镇首座垃圾分类迷你科普馆在沁乐社区开放,约4平方米的场馆内,各种“再生”作品、设施一应俱全。如今,科普馆已开馆3个多月,一起来看看居民们的使用情况吧!
“趣”学垃圾分类,环保课堂搬进社区
走进迷你科普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型拼贴画。工作人员介绍,这是10多名居民花了一整天时间,用了30个纸杯、40块积木、70根雪糕棒等废旧材料制成的环保作品。
入口处的墙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手工花束,均出自居民冯桃英的巧手。“平时做毛衣剩下的毛线,我都会搭配颜色编织成各种花束,制作这样一束成品估计要2个小时。”冯桃英说,“花瓶也是我自己做的,废旧玻璃上了色后,再一个个贴上去,美观又环保。”
垃圾分为哪几类?垃圾分类原则是什么?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有什么?沁乐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阙霞霞介绍,这些问题都能在迷你科普馆找到答案,“这里集科普宣教、趣味互动、环保手工制作展示为一体,我们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小区居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目前,除了科普馆,沁乐社区还针对独居高龄老人、残疾人以及其他特殊人员,提供塑料、纸板、旧衣物等可回收物上门回收服务。
居民自制环保酵素,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在倡导绿色环保新风尚的氛围下,沁乐社区的居民们也纷纷加入“变废为宝”的行列。近日,在居民李秀英家,她向小嘉展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环保酵素。
李秀英介绍,这些环保酵素是在社区课堂时学到的,主要利用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混合糖和水制成。“一开始我还不太相信它的功效,都是厨余垃圾做的,内心还有些排斥。”李秀英说,自己尝试做了以后发现,制成的环保酵素不仅没有难闻的气味,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清洁力特别强,而且没有添加剂,用来洗碗筷不伤手。”
李秀英介绍,制作环保酵素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6年,自从家里开始制作环保酵素后,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减少了很多。此外,作为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李秀英还在社区中认领了一块环保花圃,“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和大家一起齐心呵护我们的小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