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是增强经济韧性、完善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处于“北转型”关键期的宝山区,正着力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规模和能级。截至2023年末,宝山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8家,增幅120%,位列全市第一;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16家,增幅168%,位列全市第二。
区域创新浓度的提高,离不开精心培育与精准施策。“这要求我们既要了解这些优质中小企业的个性问题,又能从中发现共性问题,通过拓展、畅通服务渠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宝山区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府找资源搭平台,让企业唱主角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企业,相比于单打独斗,聚联盟之力能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避免‘踩坑’,走得更稳。”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口中的联盟,指的是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2021年,随着落户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企业越来越多,宝山区经委牵头成立了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并根据企业性质划分了不同组别。负责联盟日常活动组织策划的是区经委新兴产业科,在上一次机构改革前,这个科室还叫生产性服务业科。而随着产业趋势变化、科室名称调整,主要职责变为聚焦重点新兴产业,要做的也不仅仅是政策的“上传下达”。“更重要的是淘信息、找资源、搭平台,让企业唱主角,以专精特新带专精特新,增加产业黏性。”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了日常交流的平台与机制,企业找到了同行的伙伴,不仅促进了业务合作,还自发地分享起经验。宝济药业目前已建成25000平方米生产厂房,还有75000平方米厂房在建,做研发起家的企业,在转向生产的过程中其实会有不少困惑。“庆幸的是在联盟药品组企业开会时,邻居们都大方地指了路。”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在考虑厂房承重时,有企业特别提醒宝济不能只看眼前的建造成本,应为未来的技术进步、设备迭代在承重上留出余量。
成立2年多来,联盟不断吸纳成员、打通上下游,提前做好业务匹配“官方认证”,为专精特新企业减少了沟通成本。经区经委推荐和联盟审核,创新药企做生物培养所需要的特殊气体的供应商也加入了“群聊”,供求双方一拍即合。
设身处地,才能更懂企业需要什么。过去几年,宝山区经委还与部分专精特新药企建立了灵活的干部双向选派交流学习模式,“深入生产线、深入企业运营场景的业务科室工作人员,会更清楚政策宣讲企业要听什么‘干货’;企业专业人才到业务科室跟班锻炼,也能更好地消除政企之间的信息壁垒。”相关负责人说。
“一件事”服务团精准服务高频需求
落地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年,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广川科技有限公司营收逐年增加,渐渐发展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优质的装备供应商之一。随着业务拓展,原先的场地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扩产计划在不久前被提上日程,但选址成了难题。焦急之际,广川科技相关负责人想到了“一件事”服务团。
“我们在此前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批具有共性的高频需求,涉及政策咨询、成果转化、人才招聘、市场开拓、投资融资等多方面。在‘服务包’制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的基础上,每家企业既可以联系扎根在街镇园区的一对一服务管家,也可以联系‘一件事服务团’这个专业窗口。”宝山区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区经委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区建管委、区政务服务中心、区人社局、区司法局等部门组建了首批11个企业“一件事”服务团,各部门科室业务负责人和骨干担任专职团长。
在基层服务专员“力所不能及”时,专职团长及时接单响应,除了在自身业务领域为企业规划解决路径,同时作为协调员与其他区级部门进行沟通。针对广川科技扩产,服务团为企业联络了所在园区、区科创委(投促办)、区国资委等部门,目前已选定了场地,有序推进准入、落地事宜。
“作为团长,我们的服务要格外精准,有时还要引导企业提问题,尽可能地提升对接成功率。”宝山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慧是应用场景服务团的专职团长,在一次专精特新企业面对面服务现场接待了海隆石油的数字化产业升级团队。而企业数字化升级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比如采购环节的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的升级,因此,在运用应用场景供应商名录为企业对接不同供应商之前,团长首先要判断他们想做的是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
当企业明确希望通过数字化升级加强对集团子公司的管理后,王慧迅速为其联系了企业数智化软件与服务提供商用友,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我们多打些电话、多做前期调研准备,企业就能早受益,这也是团长的价值所在。”王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