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打造一座休闲公园,并与周边的景观、建筑融为一体,这样的“高线公园”你听说过吗?3月14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南京首个“高线公园”的设计竞赛结果,记者从获奖的10件作品中发现,这处位于小行地铁站的400长空中铁轨,未来或将华丽变身为公园、运动场馆、屋顶咖啡馆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新去处。
这处“高线公园”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地铁站旁的一段闲置的空中地铁接轨线,南京市地铁集团相关人士介绍,这段轨道与宁芜铁路接轨,此前主要用于地铁1号线运输材料和车辆。据了解,由于宁芜铁路外绕,这段接轨线便闲置下来,长度约为400米,桥面宽度为5.2米。
从高度上看,轨道桥面离地约3.5米至13.5米,差不多相当于1层楼至4层楼的高度。根据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的设计要求,闲置的400米小行地铁接轨线将改造为景观结合设施与建筑的空中公园,为市民提供空中400米长的漫步道,以及沿途的体育、活动和服务设施。
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晶晶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所谓“高线公园”,关键词一个是“高”一个是“线”。“‘高’很好理解,通常它是建在空中的,与废弃的空中轨道、高架桥等有关,不是在地面上的公园”,刘晶晶继续介绍说,“线”则指的是线性设计,这种公园宽度有限,但长度较长,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一“座”公园。
举例来说,高线公园最经典的案例是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这是一座由废弃的高架货运铁路改造而来的空中公园,它的长度约2.33公里,离地面高度约为9米,平均宽度为9米,沿途穿过当地的22个街区,包括居民楼、写字楼、画廊、酒店和商场等。刘晶晶表示,高线公园也是旧城改造的一种方式,它利用存量空间打造城市活力,同时链接起周边的社区、服务休闲设施等等,在韩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家都有成功案例。国内比较知名的高线公园比如上海的百禧公园,它是将废弃的铁路连接线、农贸市场改造为地上三层公园,将沿途11个小区、大学与道路贯通,构建了一个空中“15分钟生活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南京此次尝试打造的“高线公园”以空中400米漫步道沿线中的两处节点为设计对象,参赛者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场地展开设计,桥上桥下综合考虑,包括整合体育运动、特色活动、社区服务等。参赛者还可以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拆除或保留铁轨。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向国内外公开征集方案以来,共收到8个国家、全国21个地区的投稿207件,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不过何时开建仍是未知数。记者在3月14日公示的获奖作品中看到,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取名为《攀园》,设计方案中包括高线景观漫步、瑜伽教室、羽毛球馆、兵乓球馆、屋顶咖啡、开放绿地、景观小径、游乐沙滩、穿梭步道等9个部分,设计理念中的“攀”是逐渐攀爬的意涵,从地面层到高架桥空中层,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将人们聚集于此,而“园”则是指四个主题场馆。
《攀园》的设计者上海意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naoonaoo studio)主持建筑师宋紫薇告诉记者,高线公园也是城市更新的一种延伸,以《攀园》为例,它利用城市闲置轨道下的空间做文章,从平行桥面、到穿梭桥下、漫步桥底,“园上的功能由瑜伽教室、羽毛球馆、兵乓球馆、屋顶咖啡等串联,与接轨高架桥的视线关系也随着攀的动作不断变化,引人入胜”。
漫步高架桥上,景观与步道的关系也呼应攀园的空间变化,引导人们观望、探索、走入和使用,如同一座攀长的当代城市园林。“在我的家乡重庆,也有一些类似高线公园的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相信今后的高线公园会日益增多,为市民提供休闲新场所”,宋紫薇说。
在此次获奖作品中,《叠园》《悬道100+》《半空半圆》等3件作品获得二等奖,另有6件作品获得三等奖。有的设计方案定位为悬空步道,悬浮在半空中,带来城市景观的全新视角;有的以半圆为设计理念,贯穿空中与地面的立体交融。
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晶晶告诉记者,高线公园将增加城市休闲场所的趣味性,是一处人性化的慢行空间,除了传统的线性设计,还有类似八爪鱼的设计方案,串联起周边建筑。“南京新街口商圈也曾考虑过高线公园的方案,将正洪街、新百、中央等商场通过空中走廊串起来,后来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希望小行地铁站的南京首个高线公园能尽快与公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