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嘉兴港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布局和培育以新材料、氢能、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前沿产业体系,向“新”而行,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航空航天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早在2017年,嘉兴港区就从顶层设计着手,挖掘潜力,举全区之力打造新的产业发展平台——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合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深根计划”合作、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套设备高端人才引进等项目纷纷入驻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园,产业不断做强。航天产业也将成为港区继化工新材料后又一重要产业。
去年,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遥二、遥三火箭先后在酒泉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枚入轨、首款连续发射成功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这些火箭就在嘉兴港区完成总装,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朱雀将“嘉兴火箭”印刻在了浩瀚的宇宙,也推动港区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迈进。
“商业航天发展必将带来新质生产力,或者说,商业航天本身就是一种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产业、新能力、新可能。”蓝箭航天董事长兼CEO张昌武表示,蓝箭航天为了建立世界级的液氧甲烷火箭技术,从设计工具到制造系统做了全过程的研发创新,也是基于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追求。
张昌武表示,蓝箭航天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握好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确保技术和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加强产业链建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商业航天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有信心将商业航天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张昌武说。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嘉兴是浙江省氢能产业发展首批试点城市之一。作为嘉兴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嘉兴港区立足氢能源领域的资源优势,抢占“低碳”风口,着力培育氢能产业生态体系,让绿色“氢风”劲吹港区。
当前,港区正全力打造1.4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两中心一实验室”稳步推进,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长三角氢能核心示范区。同时,以美锦国鸿、浙江飞驰、磐动电气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氢能产业项目纷纷落户嘉兴港区。
通过产业集聚,整合产业资源,与上游材料、下游整车实现同步开发、协同发展,嘉兴港区构建集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于一体的氢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不断推动嘉兴氢能产业发展。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掌握发展主动权。高性能聚酰亚胺被誉为“黄金薄膜”、中国“争气膜”,是高分子材料之王。而这一项打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材料就产自嘉兴港区。
在嘉兴瑞华泰薄膜技术有限公司,连日来,多条生产线正全力生产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嘉兴瑞华泰项目是浙江省重点项目,总规划产能7000吨/年,占地209亩,其中一期项目占地127亩,建设周期三年,项目自2020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7000吨工厂公辅配套和1600吨6条薄膜产线,以满足我国在集成电路、新能源、5G通信、新型光电显示、智能制造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材料需求。
未来,嘉兴瑞华泰项目将打造成为中国最优最强的聚酰亚胺高技术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同时为嘉兴数字经济发展和先进新材料、柔性光电显示产业占领国内高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