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全国人民的期盼、踏着春天的步伐,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共赴一年一度的盛会。在2024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达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严卫东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人民网记者:感谢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2023年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严卫东: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首先,感谢人民网长期以来对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注与支持!
达州素有“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的美誉,是全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和商贸大市。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达州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迎难奋进,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提早出台恢复增长系列政策,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6.7亿元、增长6.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提早谋划和争取重大项目,1.1万个项目进入国省重大项目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项目投资工作综合考评全省第1。提早走出去招商引资,依托项目和产业,各方资本不断看好达州、投资达州、集聚达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04个、其中新引进百亿级产业项目5个,引进到位外来投资480亿元、增长45.4%。提早实施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刺激措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省第5。
一年来,我们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不断为现代产业腾空间、搭平台、配资源,以三大千亿级产业为支撑、三个千亿级园区为载体,主导产业布局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相互融合,区域经济的优势和特色凸显。坚决稳住农业压舱石,粮食总产量326.6万吨、连续十一年稳居全省第一,以占全省8.2%的耕地贡献了全省9.1%的粮食,启动现代丘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建设,全省农业大市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同时,我们在2023年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纵深推进,交通投资完成率全省第1。成达万、西达渝高铁全速推进,金垭机场航线增至35条、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创省内支线航空发展增速之最。创新驱动乘风起势,数字化赋能加快推进,有力支撑产业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全年新增国省创新平台4个、高新技术企业6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户。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民生之本,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积极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扩面提标,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务实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持续优化利企便民服务,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100个常办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群众路线走深走实,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复办理,“市长热线”综合质效评估全省第1。
人民网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请问达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考虑?
严卫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线和坚定决心。我们将坚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安排,在加快经济全面恢复发展中调结构、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不懈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达州新篇章。
一是立足优势发挥支撑高质量发展。立足“农业有基础、工业有资源、服务有区位”的特色优势,发挥天然气、锂钾、能源、森林四大资源优势,做好优势资源转化利用的大文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链主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深做精、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把更多精力放在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生产方式改造升级,全力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坚持优势产业布局和数字化赋能两手发力,突出优存量与培增量并举,发挥传统优势与抢占新赛道共进,持续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新传统产业。同时,推动达钢等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
三是深化开放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顺应大开放、大合作趋势,深度融入“双循环”格局和“双城圈”建设,更好地走出四川。积极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格局,加强区域协作发展,纵深推进万达开统筹发展,与南充组团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在市域内快速流转,加快建设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全力打造国家物流枢纽。
四是守好底线红线护航高质量发展。坚决兜牢基本民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居民就业和普惠性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直接惠及全市人民。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为达州守好一片蓝天、一江碧水、一方净土。
人民网记者: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抓手。请问达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相应的探索和实践?
严卫东: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优质、先进、绿色”4大特点,既是未来发展趋势,更是欠发达地区“换道超车”的关键。作为四川经济大市和重点培育的省域经济副中心,近年来,我们积极抢占新赛道、布局新产业,加快培育符合达州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快数字赋能,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特区”。达州是全国最早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西部内陆地区。我们积极抢抓“东数西算”机遇,成功挤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区,先后出台系列规划和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建设、“算力+”产业发展10条等政策措施,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目前,已上线达州“城市大脑”,打通达州至成都、至重庆3毫秒数据传输直连网,建成集“超算12P+智算230P”于一体的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一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跑出“数字加速度”。
二是实施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我们达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水平,建成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等国省创新平台。不断健全科技体制机制,全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难点,推行重大科研项目“揭榜制”,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促进了一大批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多方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设立“达州人才节”,发出招贤令,出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10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广泛吸引各类优秀人才集聚达州、建设达州。
三是创优营商环境,推进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良好营商环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全力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建成“万市兴”服务平台,创新推出项目全过程效率革命,加快建设零跑路、零重复、零证明“三零城市”,形成公平、诚信、包容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资源统筹调度,持续提升优惠服务,积极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积聚,让企业和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人民网记者: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请问您有哪些建议和期望?
严卫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始终认真履行职责,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尽量多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去年,我围绕省际交界地区统筹发展、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丘陵山区粮食稳产增产等提出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相关建议得到认真落实,让我非常激动。
今年,我带着达州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在全国两会上,传递好达州声音、反映好人民愿望,重点围绕达州设立国内首个深部海相钾盐资源开发利用试验区、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大西部欠发达丘区地质灾害搬迁补助、保持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相对稳定等方面提出建议,得到了有关部委的重视和肯定。接下来,我将继续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反映社情民意,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为暖心事、顺心事、舒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