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着翻整土地、播撒种子;农技人员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上门为村民提供精准专业的农技指导;农业部门提前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的储备调运工作;现代农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施工单位抢抓晴好天气,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雁江区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推动春耕备耕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一幅人勤春早、春意盎然的农业生产画卷正在乡村田野上徐徐展开。
抢抓节令备春耕
大春作物播种忙
松土、打窝、放种、浇水、覆土、盖膜……春耕时节,记者来到中和镇三清村的玉米种植基地时,种植户黄长远正和工人们一同在地里忙活着。
据黄长远介绍,他的基地于3月初开始播种玉米,种植的玉米品种为普拉多,今年计划种植160余亩,“这个品种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到6月就可以收获,预计亩产量在2000斤至3000斤。”
在东峰镇桥亭村已经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的土地里,同样是一片忙碌和谐的春日劳作景象。十几名村民正在地里来回走动,仔细清理受损的玉米苗并进行二次播种。
“因为这一批玉米苗播种时间较早,遭遇了霜冻天气,为了避免减产,目前需要清理部分冻坏的玉米幼苗并及时补种。” 桥亭村一家庭农场管理人员谢蓉介绍,目前该农场种植的玉米品种叫为美玉27号,种植面积有100余亩,预计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在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3个月后就可正常出产,届时将销往上海、重庆、成都等地。”
据悉,今年雁江区计划完成大春粮食播种面积138.88万亩,播种面积与上年持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5.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57.44万亩、红薯种植面积21.56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5.67万亩、豆类种植面积28.1万亩、高粱及其他杂粮种植面积0.21万亩。
“目前,全区预计储备粮食种子1142.3吨,其中玉米种子861吨、水稻种子195吨、豆类种子86.3吨,储备各类化肥3.4万吨、农药118.8吨。”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全区春耕物资调运、供应及时,该局提前对接了农资经销商和农资企业,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货源保障,并组织农资经销商送农资进村入户,支持供销合作社为农民和种植经营主体提供农资配送服务。
接下来,雁江区将在老君镇、保和镇、丹山镇等地打造“百县千片”高产示范片14个,并采取玉米覆膜增密栽培、水稻高产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集成栽培技术,开展高产攻关。
改良品种学技术
提升早熟蜜柑品质
雁江区被誉为“中国早熟蜜柑之乡”,全区柑橘种植面积共计27万亩,总产量46万吨,产值19亿元,柑橘种植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春季,同样也是柑橘果树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及生长管理的重要时期。
3月6日,丰裕镇在高洞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了“爱媛46号”品种改良行动启动仪式,这也拉开了雁江区柑橘品种改良行动的帷幕。
活动当天,柑橘种植专家现场为丰裕镇各村村干部、种植户讲解了嫁接技术与管理方法,技术人员指导工人示范锯桩、削芽、镶芽、缠膜,并积极分享嫁接技巧与经验。
据了解,“爱媛46号”属于柑橘早熟品种,果肉细腻、风味浓郁,具有糖度高、产量高、推广不受限制等优势,目前种植面积小,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这个品种的推广,区上成立了品种改良、品种提质增效的专班,在技术推广上,将采取统一提供枝条、统一嫁接技术、统一有机肥的‘三统一’模式,通过新技术促进品种改良,进一步带动柑橘品质提升。”丰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陈龙介绍道。
“要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行动,使雁江蜜柑在市场上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力争3至5年完成雁江早熟蜜柑高质量迭代升级,推广‘爱媛46号’品种改良面积5万亩以上,率先在全国形成‘爱媛46号’规模种植区,打造全国品种最优、规模最大的优质早熟蜜柑主产区。”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在前不久召开的雁江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为雁江蜜柑接下来发展确定的目标和方向。
目前,雁江区正有序开展柑橘品种改良行动,今年计划在6个柑橘重点镇改良“爱媛46号”品种1500亩,预计在3月底前完成改良嫁接工作。
为扎实做好柑橘树的春季管理工作,进一步保障今年全区的柑橘出产品质,雁江区农业农村局还派出农技人员深入各镇乡的柑橘果园,指导果农及时做好清除果园青苔、防治病虫害、修剪枝条以及春灌施肥等关键措施。
一年好景在春耕。今年开春以来,雁江区深入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定点观察和大田普查,加强农业生产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发展动态,整合资金采购药剂,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帮助和指导农民机手保养、调试、检修农机具和提灌设施设备,组织农机供应和维修企业开展送机、送油、送修等便农活动,坚持送检下乡,开展春季农机安全检验工作15次;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对全区421家农资店全覆盖检查;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专题讲座、送科技下乡等活动120场次,编发技术手册、明白纸、挂图和网络信息1万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手段,在线指导农户学习油菜、小麦病虫防治,不断增强技术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