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绍兴欧艾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50余台3D打印机一刻不停地打印3D鞋垫。“接下去,我们将在国内推出3D定制凉鞋,有11个花色可供选择。”公司副总经理冷澎介绍说。实际上,公司的首笔定制业务已在美国完成了众筹,拿到了3万美元的订单。
眼下,市场竞争在加剧,定制需求全面爆发。在绍兴,小到一双凉鞋、一件衣服,大到一辆摩托车、一套集成灶,消费者都可以自己设计、自己主导。而对于绍兴广大制造业企业来说,如何在产品生产的个性化与规模化中找到平衡点,探索与转型悄然开启。
传统产品的私人定制
在古越龙山的一个浮雕厂里,100多人的车间里,有一半人忙着在酒坛子上绘制个性化的图案。“定制一坛黄酒,起码要20天。”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信息资源部部长金伟永说,现在订单排满了,厂里的工艺大师们忙不过来。
作为绍兴黄酒的龙头企业,古越龙山正在感受着定制经济的“风口”。开个同学会、庆功宴,客户愿意花更多的钱实现个性化定制。“光定制这类黄酒,2016年销售额就超过500万元。”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公司还入围了2016年省级个性化定制示范试点企业培育名单。目前,黄酒定制更多体现在外包装上,但今后肯定会往更深层次发展,比如酒的口感、年份、品质等。
古越龙山十分看好定制经济,今年上马了一个信息化改造项目——开发一款手机APP,专门承接个性化定制订单。
在绍兴,不仅黄酒可以定制,大如摩托车也可以“私人定制”。“今年以来,个性化定制的订单明显增加。”浙江逗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黄敬亮说,目前,定制主要集中在颜色、配置和组件方面,一般来说,定制的摩托车比流水线生产的摩托车,价格高出20%以上。
“我们的摩托车60%出口国外,外国人特别喜欢自行改装。”黄敬亮表示,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想自己“主导”产品,定制趋势势不可挡。
“以销定产”破解成本瓶颈
前不久,浙江巴鲁特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将一个维护网上社群关系的事业部,改组成了私人定制公司——乐订,并就此涉足服装个性化定制业务。
巴鲁特的个性化定制,没有从生产端改造入手,而是面向全国发起了“城市合伙人计划”。巴鲁特董事长吕勇透露说,所谓城市合伙人,就是那些跟我们一起创业的人,合伙人所在城市的个性化定制市场就是他创业的舞台。“目前,全国各地已有40多个人报名成为城市合伙人,下个月将来绍兴接受培训。”
在个性化定制业务中,巴鲁特其实扮演了一个平台的角色——将研发、销售、供应商连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用户需求。“城市合伙人负责上门给客户量身,然后将客人的尺寸上传给我们。定制完成后,以一件499元的定制衬衣为例,城市合伙人能分到近200元。”吕勇透露。
无疑,成本控制是服装企业在个性化定制道路上的一大瓶颈。“目前,借助互联网技术,不少工厂已完成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改造。”吕勇说,公司与“鲁泰纺织”等数十家服装企业签订了协议,这些服装企业“一件两件的订单”也不会拒绝。
“一百万个消费者就有一百万个需求,能满足这些人的个性化需求,就能最终占领市场。”绍兴市产业互联网促进会秘书长张小彬表示。
大数据驱动个性化定制
在绍兴,涉足个性定制的还有集成灶产业。浙江亿田电器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一个4.5万平方米的“智慧工厂”。“家装领域,个性化定制已成为一种趋势。”亿田电器总经理陈月华说,“智慧工厂”将助力亿田定制业务起步。
“个性化定制,是传统经营模式向C2M(顾客对工厂)模式的升级。”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个性化定制将倒逼企业重塑商业模式、生产流程、供应链等生产销售环节。通过个性定制采集到的大数据,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以巴鲁特为例,随着公司客户大数据在‘乐订’平台上的不断沉淀,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使得整个定制化流程更加高效,定制成本进一步降低。”
“个性化定制,将是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趋势。”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认为,对于绍兴传统企业来说,很多企业没办法进行一次性大手笔投入,进行颠覆性变革,更合适的策略是:一边继续原来的生产模式,一边组建新的个性化定制生产线,因时因势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