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到底有多大?
去年7月,这里举办了一场“万人拔河”比赛,吸引了109支队伍、1000多个家庭参赛。
在这个沪上最大单体开放式社区做基层治理工作,全国政协委员、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军萍习惯“沙盘推演”,脑中盘过治理事项的每个环节、细节,再对照政策确保“师出有名”。毕竟一处小小的考虑不周全,在近4万名居民中推行时就会被放大。过去一年,她盘得最多的议题是怎么创新、突破现有的业委会选举模式。年前康城“流程再造”,完成业委会全员改选。
这也为张军萍的提案提供了思路:业委会如何纳入基层治理体系?
“对于业委会的运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问题、对策,我一直在酝酿怎样形成一个更成熟的提案,源于实践又反哺实践。”她笃信,在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年限中,关于该话题的社情民意、提案会有越发完整且富有生命力的阐述。
试水制度“掐尖儿”
无调研不发言。钉在社区的书记自然对基层治理问题最有发言权。
在全国范围,磨合业委会都是老大难问题。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业委会的主要职责是督促物业履行合同。过程中,业委会尤其要看好业主们的“钱袋子”——维修资金。张军萍举例,康城社区常有硬件设施需维修更新,物业制定的维修方案是否完善、施工工艺是否规范、工程报价是否合理都在考验业委会的“监工”水平。
从更长远的角度说,一个合格的业委会应当有能力解决社区遇到的各类问题,成为社区治理的责任主体。
但当前的业委会成员由全体业主投票而出,且没有试用期,怎么达成理想状态?在康城12年,张军萍磨合过四届业委会。“每一届都有尽心尽力的成员,也倾心助力过社区治理。不过居民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遇到的问题也越发复杂,因而匹配‘供需’两端的呼声日渐增长。”
于是,她琢磨一个问题:是否可能在选举阶段试水一种制度,尽可能“掐尖儿”?
“在民选前,居委会再把一道关,即把合适的人通过合理、合规的标准化模式筛选出来,给业主一个选择范围,帮助他们精准投票。”张军萍管这叫作用制度“掐尖儿”。操作前,她特意查阅文件理顺逻辑——要加强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领导。“给选举把关是细化举措。”她脑海中推演过无数次的流程逐项落地。
把“种子选手”扶上马
一届业委会13名成员,在近4万居民中大浪淘沙,难!
新流程这样规定:所有业主只要符合条件就可报名。社区邀请第三方设计了一份业委会履职能力测试考卷,报名的业主都要进行能力测试。由换届工作组综合测试结果以及报名业主在社区中的日常表现,各占50%折算出得分,择优者供业主票选参考。
张军萍列出一道考题:“小区的公共收益,能不能用来给业主发‘红包’?大部分业主是新手,对公共收益的理解有偏差,考倒不少人。考题还包括物权法、日常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小区议事规则等。考前发考纲,也是让业主了解进入业委会的常识门槛。”
另外50%的日常表现怎么看?去年盛夏的“万人拔河”比赛给了“种子选手”发挥个人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也给了基层党组织了解、观察他们的绝佳窗口。动员居民参加、组织比赛流程、维持现场秩序、保证居民参加过程中的身体安全……沟通、协调、统筹、应变等能力都在其中。“就好像做人力资源,判断哪些人适合在什么岗位,适合什么工作。居委会就要把社区能人盘准、盘活,将他们中的尖子‘扶上马’,进而将业委会逐步纳入基层治理体系。”
当然,进一步的纳入还涉及对业委会的监管。创新选举是开端,接下来怎样形成与这项创新举措相匹配的社区治理布局,需进一步深入探索。张军萍打算继续创新机制、逐一突破难点,为之后的提案撰写更多有实操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