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通州区 > 文字新闻
藏在这里的皮影博物馆 留住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24-02-22  来源:通州区大数据中心  发布开发区:北京永乐经济开发区

  之于一个小镇,文物古迹以及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是其历史见证。或许是流传于街巷的某种演唱方式,或许是服务于特定阶层的专属技艺,他们在一种文明的土壤中兴起,又在历史的变迁中境遇不一。

  日前,第六批通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暨第五批通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公布,马驹桥皮影戏项目及夯歌传承人王亮、单琴大鼓传承人孙艳芹等人入选。在这些非遗项目与传承人的背后是一种技艺与数代艺人的坚守,朴素的谋生之道、传统的师徒制度、混杂的市井文化尽在其中。通过追寻,能让我们依稀窥见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身影,探寻马驹桥里的非遗,遇见非遗里的马驹桥。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是对皮影戏的特征概括,对于皮影,可能听者众而观者寥。

  已经有两千多年的皮影戏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谋生之道。早期,一个皮影班子是一个团队也是一个大家庭,在传统师徒谱系制度的管理下,一门身家荣辱相依,他们靠这门手艺行走、生活,也在此过程中传承。

  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馆长崔永平及其夫人王淑琴便是师承北京西派皮影第三代路加班皮影老艺人路景安、路景达,接受并传承了该派皮影制作、唱腔、操纵、表演等风格。

  20世纪80年代,皮影艺术复苏,崔永平夫妇多次赴国外演出交流,在大受欢迎之余,他们也目睹中国皮影流失海外的境况,深感国内在皮影保护方面的不足,决心建立中国自己的皮影博物馆。

  2004年4月22日,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在马驹桥金桥花园小区由两套连体居室组合,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布置了9个展厅,展出皮影3万余件,收藏了明、清、民国、抗战等各个时期,包含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广东、湖南、湖北等不同地域的皮影作品和崔永平夫妇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和手写稿。

  在3万件展件中,还包括皮影的制作工具、颜料、演出道具、各地的历史剧本原稿、皮影历史资料和皮影舞台的展示,是专业并全面系统地展示皮影的博物馆

  在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里最醒目的位置,展示着路家班早期为国家第一代领导人表演皮影的珍贵留念,以及历次出国进行文化交流时的盛况报道。

  这个小小的博物馆,为中国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创建了一个生存与传承的空间。

  只有让更多人感受皮影的魅力,才能让这门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从北京皮影剧团到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曾经名噪一时的前者早已关闭,后者隐于市井,仍不遗余力地守护皮影血脉。

  在崔永平去世后,仍守在博物馆的王淑琴也表达了担忧:“来参观的70%都是外宾。”这是当前皮影戏在国内面临的一个挑战。

  或许,我们应该去一次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才会明白皮影艺术在历史中的沉浮,才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切的了解,才会明白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迫切。

上一条:区领导与首钢集团领导座谈交流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