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佘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樊春强这几天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佘山镇迎来了农业生态转型契机,一股科技“活水”即将流进他的水稻田里。前不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首次对接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引领示范基地”与“专家工作站”在上海佘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基地和工作站落户佘山并非巧合。”佘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陆军介绍说,农科院在选址时有一定的要求,一是要求农产品种植集中成片,二是要求具备一定的生态农业基础。据了解,佘山镇拥有1.2万余亩水稻田和600多亩果蔬地,是松江黄浦江以北农业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
“上海唯一的山体资源就在佘山,这里土质肥沃、地势高,最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樊春强说,他追求的是一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纯生态种养”模式。去年,他将合作社的生产加工基地迁至佘山镇,创新性地将青蛙、小龙虾投入水稻田一起养殖,12亩试验田均获得了不错的产量,亩产量在400~500千克。
除了引进“蛙稻米生态种养”技术外,他还打造了集粮食种植、果蔬加工与配送、休闲旅游、培训教育、餐饮住宿服务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多链条综合性生态园区。可观的规模与原有的产业基础叠加,让上海佘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功吸引了农科专家的目光。
然而,“挂牌只是个起点,关键在行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纪委书记吴乃山表示,农科院将通过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将上海佘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打造成佘山的亮点和景点,并在松江区农业领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未来,这里将搭建一个既展示农业科技创新,又展示生态示范样段的平台,推动佘山地区农业、旅游、文化协同发展。
尽管目前合作细则还在商定中,樊春强已经非常期待:“专家一旦入驻,我们对自然灾害的抗风险系数可提高50%。”作为全国百强农业带头人,他还一语道破了阻碍传统农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大家都觉得当农民“苦,没人愿意干,造成劳动力不足;另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口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靠传统方式种植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解决这些困惑和诉求正是上海市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努力的方向。据了解,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是上海市农科院围绕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总目标,结合实际,推动现代科研院所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实施方案》,至2022年,预期将重点突破一批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应用一批绿色、生态、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培育一批功能性、营养性突出的优质新品种,扶持带动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基地,使该院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3~5个研究所科研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都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驱动产业发展的引擎功能更加强劲,创新驱动上海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更加凸显。
“随着农科专家的到来、先进技术的引进,今年佘山有望实现4800亩‘绿色水稻普及化’的目标。”对此次合作的未来,陆军充满信心地说,“以上海佘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试点,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在佘山镇实现转化,用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农产品带动市民生活方式的转化,用‘绿色田园’提供的自然生态功能促进整个城镇生态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