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在这里工作,心里更多了一份安全保障”工作在中通物流园的李师傅笑着说。“在我们上班的地方固定时间都有值班律师倾听我们的心声、了解我们的诉求,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今年以来,宝应县司法局以“党建+法律服务+N”为发力点,依托党建引领优势,多维度聚合,多部门协作,努力将公共法律服务能量灌入“新”群体,通过思想上再重视、措施上再加力、方法上再优化、责任上再细化,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护航新业态良性发展,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共享优质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成果。
“您好,我是今天的值班律师,请问需要什么帮助?”一早,某法律援助站点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我要反映下,我是某公司驾驶员,老板给我出具工资欠条一份,约定于2023年6月底前结清,目前已过了履行期限,公司分文未付,我多次找公司催要所欠款项,老板以各种理由推却。”收到打工人王师傅的求助,值班律师立刻予以登记,并进入“两新”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予以办理。
我县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快递从业人员960人,外卖员420人,货车司机有近2600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畅通“两新”群体反映问题的渠道,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需要动动脑筋。因此,“两新”群体法律援助点应运而生。在“司机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物流园、外卖集散地等设立公共法律服务驿站,增设法律援助联络点,凝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承担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来信来访接待、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代办、矛盾纠纷调解、集体合同签订和协商、普法宣传等职能。
“平时看得到人,有事找得到人,让“两新”群体感觉既踏实又方便!”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国良说。
“这个小品演得真的很贴切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知道了以后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怎么去处理”,美团外卖小哥说道。这是法治小品《外卖小哥的故事》在氾水文体中心演出时观众席上的外卖小哥的感触。
针对新业态群体学法需求,县司法局一直思考如何让新就业群体以“省时间”“好理解”的方式接受法治教育,全面激发他们的学法用法热情。农民工学法宣传周期间,举办“法润荷乡·春暖民工”法治文艺专场演出活动,编排了13个法治文化小品、歌舞、朗诵等节目;结合元宵节契机,创作了法治元素趣味十足的100个法治灯谜,组织新业态群体参与竞猜;6月份举行全县“美好生活·法典相伴”法治文艺演出乡村行,创作法治小品《外卖小哥的故事》、腹语《我们是快乐的群体》。积极扩大线上宣传广度,在《法治荷乡》网络直播法治专栏、《法在宝应》电视法治专栏、微信公众号《荷乡法治宣传》等平台基础上,开通广播《法治“新”时空》法治专栏,每天上午11:30和下午5:00在电台调频FM88.9循环播出,通过以案说法、庭审现场、天网行动等形式,报道新就业群体关心的法律问题,已形成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普法平台矩阵。
临近中午,美团配送员王师傅利用外卖订单间隙来到位于移动公司门口的“骑手之家”服务驿站,喝口水、歇歇脚,与其他外卖小哥交流最近的见闻。
在这里,饮水机、常用药品、各类书籍等一一摆在显眼的位置,工作人员的微笑常挂脸上。“这里不仅环境很好,工作人员热情,而且提供了学习的地方,让我们可以有时间就充充电。”王师傅说。
为进一步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县司法局还依托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在新就业群体集中村(社区)设立“新”愿征集点,方便“新”人及时表达法律需求。依托县法援中心和县人事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服务平台,为“两新”群体提供双轨制立案服务,努力将城市“活跃地带”打造成党建“坚固堡垒”。
自法律援助站点设立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80人次,办理了“两新”群体法律援助案例12件。除此以外,我们定期会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开展各类暖心活动。比如,我们会邀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加法治观影、我们还开展暖冬活动,给他们赠送手套及相关慰问品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国良说。
用好党建“传家宝”,激活公共法律服务“神经末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绝非一日之功,唯有一刻不停加强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方法、擦亮党建工作品牌,用心用情回应诉求,才能让公共法律服务有‘温度’”县司法局党组书记介绍。下一步,县司法局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基层党建与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争取把关心关爱送到每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