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交流会在湖州市南浔区召开。会上,象山县住建局以《厚植历史文脉底蕴、打造传统文化高地,让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历“久”弥新》为题作交流发言。
小城镇,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农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下,提升风貌的同时不忘以历史文化增添城镇韵味,正在全省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中成为共识。近年来,象山以推进“产、镇、人、文”深度融合为抓手,有机结合传统村落保护、风貌整治提升等工作,不断加快传统文化“和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充分展现山海间独特的人文景观,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强县、旅游富民。
统筹布局,以高的站位推进人文环境现代化。加强规划引领,先后发布《象山县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东门渔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控制性文件10余个,科学划定历史建筑保护控制范围,加强农村自建房户型引导,以制度推动城镇传统元素和风貌格局留存发展。排查摸清底数,联合文旅部门,高效开展历史建筑和非遗文保资源普查,先后实地调研700余处 “三普”类建筑,全面评估各镇(乡)、村文化价值和风貌质地,形成县域传统文化资源库。强化要素保障,累计投入7.26亿元推进人文环境及有关项目建设,建成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6个。
立足禀赋,以实的导向建设人文环境现代化。精致保护开发传统村落,采取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统筹兼顾古建筑保护和村庄原态风情利用,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态发展,累计创成墙头村、儒雅洋村等5个中国传统村落。丰富打造居民文娱场景,建设覆盖社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休闲绿道、健身广场等设施712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6个,文化赋能公共服务普惠可感。生动描绘山海人文风貌,塑造县域四大海岸独特风貌气韵,建成“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1个、省级风貌样板区3个,石浦镇围绕渔乡底色、黄避岙乡突出耕海牧渔分别打造特色人文风貌区。古传统与新中式融合建设浙派民居特色村庄,贤庠镇青莱村入选全省第二批典型案例。
创新传承,以活的眼光发展人文环境现代化。丰富文化传承载体,发掘村风民俗、非遗特色,大力实施乡贤“雁归”工程,实现“老故事”“老手艺”在新载体焕发新生。石浦镇将“第一冷冻厂”旧厂区盘活打造“中国海洋渔文化馆”,西周镇组建乡贤为成员的竹文化指导组完成非遗阵地建设。塑立特色人文品牌,举办“石浦十四夜”、竹文化旅游节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深耕国学大师陈汉章等名片开发文创产品,倾力输出石浦“渔光之城”IP,推动“节庆展示非遗、品牌吸引游客、游客带动消费”正向循环。挖掘文旅融合活水,坚持人文与经济相互激荡、彼此生发,广泛设立非遗研学基地打造全年龄段研游线路。墙头镇溪里方村激活古建筑文化资源,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