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杨龚轶凡携硅谷海归创业班底入驻“大零号湾”,创立泰则半导体,专注研发高性能通用型AI芯片。如今8人的初始规模已经增至62人,去年年底公司喜迎第三次搬迁。杨龚轶凡说:“非常期待公司能够在这片热土上继续茁壮成长!”
从零起步,而今滋养出4000余家像泰则这样的硬科技企业,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投资家已成为“大零号湾”环高校科创带的三大主流人群;在“大零号湾”核心区域,16个园区载体约56万平方米空间已投入使用,充满活力、步行友好、宜居宜业的开放式科创街区已初具形态……
聚焦策源创新强功能,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蝶变中的“大零号湾”科创气质愈发浓厚。这几天,“大零号湾”成为了闵行两会上的热词,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科创生态
闵行区人大代表张志刚是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也是上海零号湾创投公司总经理。微信名为“零号湾1号服务员”的他,见证了这片环高校创业生态圈的崛起。
“去年市政府正式启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区建设工作,‘大零号湾’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聚焦‘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着力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作为一名创业者的‘服务员’,我备受鼓舞。”张志刚说。
目前“大零号湾”已成为全市最有活力、最有朝气的区域之一。区域累计汇聚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估值亿元以上企业112家,估值超10亿元企业30家。
张志刚认为,现在“大零号湾”区域各单位从自身角度主动作为,都希望了解和支持企业,但从园区和企业的角度看,不同政府及国资机构之间职能交叉,或职能发生变化后公众并不知情,导致有时出现企业在寻求政府支持和服务方面不知道应该找谁的问题。
“希望进一步发挥大零号湾管委会的作用,对区域内各政府部门、派出机构和国资企业的分工和职能作出明确界定并向社会公布。”他建议。
同时,随着市场主体规模的增加以及服务体系的复杂化,政府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在服务和支持企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统计及评价工作。张志刚提出,希望在区层面建立统一的经济和社会治理相关数据采集、共享、应用机制,大幅度减轻企业的负担。
“我相信,通过我们为科创企业提供的这些大量、细致的服务,一定会在‘大零号湾’营造一个能够支持科技产业大规模、可持续发展的科创生态。”张志刚表示。
“乐业、乐聚”在“大零号湾”
“想将更多的高校师生创新型企业吸附在‘大零号湾’核心区域,解决载体空间供给难题是关键。”区政协委员,区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红铭坦言。
随着“大零号湾”区域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核心区域办公场地租金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既有可能造成原先集聚在“大零号湾”的创新型企业另选区域发展,也不利于其他创新型企业入驻。
当前,“大零号湾”作为闵行区乃至上海市重要的创新引擎,在其上孵化、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是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考虑到初创的创新型企业对房屋租金成本敏感度较高,更加需要区域能够提供性价比较高的研发办公场地空间或者孵化载体空间。”
对此,陈红铭表示,解决该难题需要加强政策组合支持和优化创业硬件环境,通过市场机制调控租金价格、制定和完善相关调控机制、实行实施差别化租金政策或租税联动、建立创新型企业成本信息公开平台等,适度降低高校师生在核心区创业的成本,促进创新型企业集聚。
“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闵行高校师生乐于在‘大零号湾’创新创业,更多的创新型企业乐于在‘大零号湾’集聚发展。”谈及2024年全新开篇,陈红铭用“乐业、乐聚”总结了对“大零号湾”这块科创热土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