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谯全力拼经济,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省“赛马”评议启动以来,经济运行3次居45个市辖区第1位、1次第2位、1次第7位,获得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抓项目建设提质。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2023年招商引资亿元项目新签约43个、新开工37个、新投产23个,项目当年转化率69.8%、创历史新高;参加四批次省集中开工,38个项目全部开工纳统,省重点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分别达107.7%、147.4%;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
抓产业规模扩量。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8%;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均为历年最高。超越环保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瑞联节能获批“省首批次新材料企业”。丰科食药用菌等5家亿元以上农业企业成功落地,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增长23%,位居全市第1。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创成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2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金玉滁菊成功获评“中华老字号”,施集牌绿茶荣获“皖美农品”品牌。
抓创新驱动赋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19%、居全市第2位,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7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家。安大滁州研究院、工大智谷(滁州)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落地,滁州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安徽省首轮省级大学科技园,累计建成省级研发平台23家、海智工作站2家、CNAS实验室1个。众博新材料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久盈膜获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安徽赛区第一名。深入落实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推动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新引进高层次人才83人,其中院士3人。
抓消费释放活力。开展“皖美消费乐享南谯”商贸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超2亿元。新增入库重点服务业企业15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0家,新增总部经济企业12家。改造提升同乐夜市,推出星空摊位、音乐派对、露天电影等消费场景,让群众消费体验更加优质。
一条“火凤凰”,“抢跑”皖东发展“谯”头堡。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东风,南谯区利用极佳的区位优势,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跑出融入长三角的“加速度”。
紧盯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坚持平台发力、优化环境、深化合作,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5月,南谯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暨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作为唯一县市区代表作交流发言。
新型功能区建设上,新型功能区划定14.5平方公里空间,预留发展空间14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约4500亩,10平方公里框架全面拉开;红花湖路、皇庆湖路等8.9公里道路建成通车,110KV赵桥变和220KV法华变先后投入使用。
高教科创城建设上,安徽科技学院滁州校区、滁州技师学院新校区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基地建成交付。安徽科技学院长三角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获批省重点实验室,中航未来获批全省首个国家级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全省首单4.31亿元碳中和绿色产业园区类CMBS项目成功发行。
南谯经开区建设上,深入开展亩均效益评价,盘活低效企业8家。启动10平方公里调区工作,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毕业机制”试点。2022年度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考核位列全市第4,为历年最好成绩,获评全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优秀集体。
营商环境上,扎实开展“为企优服务提升年”活动,全力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区新增市场主体8172户,企业诉求问题办结率、包保满意度、问题满意度三项指标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全市第1。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工业项目建筑许可平均审批时长压缩至24个工作日。
聚焦宜居宜业,2023年以来,事关群众生活的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也齐头并进,南谯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能级。
城区品质不断提升。南谯新区配套功能逐步完善,清流河乌衣老街段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清流河乌衣大桥即将交付,便民生态停车场建成使用,旅游商贸学校南校区二期、双洪体育公园等加快建设。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完成腰铺镇污水管网一期、城南组团(腰铺工业园片区)排水整治等工程,新政路、永辉路建设有序推进。征收房屋6.6万平方米,醉翁北苑、竹园三期等956套安置房竣工交付;北沿江高铁南谯段沿线征迁加快推进。建成并开通5G基站406个。
乡村建设有力推进。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耕地保护工作扎实有力,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8万亩,新建3.2万吨现代化粮仓,南谯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建成运营,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丰山村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6个重点自然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完成;井楠村、姑塘村获评2023年第一批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村集体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超60%。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全面完成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启动城镇污水综合治理一体化项目。入选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省级示范县(市、区)、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新点,开发林业碳汇项目4200亩,成功获批“中国麻栎之乡”特色区域品牌。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2023年以来,南谯区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医疗、养老、托幼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好实事有力度。全年累计完成民生支出30.89亿元,占支出总额的85.9%。10件为民办实事和43项暖民心行动全部完成。建立健全“民声呼应”工作机制,高效解决了一批企业诉求、物业管理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生保障有温度。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增公办幼儿园8所、学位2430个,名儒学校、明湖小学开学招生。全国卫生城市创建高质高效,乌衣镇、腰铺镇创成省卫生乡镇,龙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滁州市医养结合医院获评全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农村养老服务改革稳步推进,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腰铺社区获评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社会治理有精度。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推深做实“党建+信访”等工作机制,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全市深化“1+5+N”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南谯区召开,井楠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初步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扎实做好赋予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工作。深入防范化解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加强,获评2022年度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市、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
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建设,需要法治保护;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卫。
近年来,南谯区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为民办实事”集中履职活动,南谯人大推动养老助餐工程“聚民意、暖民心”经验做法被主流媒体报道。支持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抓手,南谯政协提案工作经验做法在《安徽日报》《江淮时报》等主流媒体刊载。
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创成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个,“网格+智治”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项目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国防教育,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获评全省“百家优秀服务中心(站)”。扎实做好党校、老干部、关工委、档案党史、保密等工作,《南谯年鉴》荣获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三等奖,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
蓄势腾飞新时代,扬帆启航新征程。南谯区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421”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南谯。
从前的农田与荒地未曾想过短短几年间已被鳞次栉比的厂房和拔地而起的高楼所代替;“封闭”的村庄未曾想过有一天络绎不绝的游客自驾专门前来农家乐;十年寒窗向外求发展的学子再回首时家乡教科研产业建设已不同往日;抬头仰望的不止是天空白云,还有穿越南谯连接城际发展的“快车”。一个南谯崛起跨越,半部皖东经济发展史……
数据是最有力的答案:过去的一年,南谯新招引的项目中符合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81%,总投资105亿元的晶隆半导体签约落地,实现百亿工业项目招引再突破。持续擦亮“春笋”人才团队品牌,自主培育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实现零的突破;省引才创新计划、省江淮名家领军人才、省特支优秀校长项目均填补了全市空白。深化全域旅游,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南谯段精品旅游路线,获评长三角地区自驾游示范目的地。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创成4A级景区、省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井楠村获评“省最干净旅游乡村”。皇庆湖创成省级幸福河湖,明湖创成全国首个“幸福湖”。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南谯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