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里,流淌千年,大运河沟通南北,融合不同风俗,孕育了独特的大运河文化,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炸糕”,相信每个天津人都不陌生。可要说“黄米炸糕”,那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今天小武就带大家认识这个藏在河西务镇综合市场里的“老品牌”、市级非遗美食——河西务立仁斋炸糕。
隆冬时节,凌晨三点半,54岁的王学仁准时醒来。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四十年。简单洗漱后,他一头扎进飘满米香的生产间,开始和面。“做炸糕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要想做好,讲究的是良心和匠心,祖辈传下来的繁杂技艺、工序——泡米、打浆、装袋儿、和面、沥水压干、发酵、熬制豆沙馅儿,一步都马虎不得。”王学仁边忙边说。
和好面、装好车,不到五点,王学仁就到了市场开始包制炸糕,五点半第一锅炸糕热气腾腾地出锅,油与糖的混合香味驱散了空气中的寒意。“做餐饮就别怕辛苦。这么多年,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我们家都是五点半前第一锅炸糕出锅。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我们是有责任感的,要让每一个早上来买炸糕的消费者都能买到。”王学仁说。
“老板,给我来一盒炸糕。”“我要五个炸糕。”……八点刚过,市场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四面八方来河西务综合市场逛早市的人们,都要到这里买点炸糕尝尝。
摊位外,是争相购买;摊位上,是专注制作。王学仁妻子与二女儿熟练包制,王学仁炸制,大女儿装袋、收费,一家人配合默契、浑然不知疲倦……但就这么忙活,还是赶不上顾客购买的热情和速度。直至中午十二点,人群渐次离去,他才停下手里的活,缓缓道出“百年老品牌”背后的故事——
“王家做黄米炸糕是祖传的,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王学仁的祖辈一直生活在河北省沧州市,清朝末期,先祖带领全家凭着一条扁担八根绳,一路逃荒来到武清,后来听说河西务镇地处漕运码头,人烟稠密,便迁到此处安家立产,做些小本生意。“直到1918年,第一代传承人王振龙继承家传手艺,正式在河西务街上支摊设点,经营黄米炸糕。”王学仁介绍道。
王学仁是第三代传承人,十四岁开始跟着父亲做炸糕,他也从中摸索出一套选材、炒馅、磨米、出浆、发面、包馅的独门技艺。后来,他将王记炸糕更名为“立仁斋”,凭着“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信念,潜心钻研制作技艺,做出了武清人喜爱的小吃。
如今,立仁斋炸糕从河西务越走越远,最远走到了土耳其。在土耳其留学的金先生,是河西务人,每次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黄米炸糕,以解乡愁。不仅如此,在每次出国之前,他也会买一盒带回土耳其去吃,他说,只有黄米炸糕,才是属于家乡的味道。
“立仁斋”的招牌越来越响亮,说到底还是对祖辈手艺的秉承。
“把小吃做好,里面学问多着呢。就拿选材来说,都是黄米,经过百年传承,我们发现辽宁建平县的黄米最好,我就在每年农户下种的时候,去到当地与农户签订合同,保证原材料的品质。”王学仁说,“为什么大家觉得我们的红豆馅口感细腻?因为那些‘科技和狠活’,在我们这儿,不存在的。我们选择子牙河附近的朱砂红小豆,皮薄沙大、口感细腻香甜。红糖用的是两广地区的赤砂糖。用的油是中粮大品牌的油,保证每天更换。”
立仁斋炸糕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王学仁两个“90后”的女儿王冬蕊、王冬瑶也加入其中,拜王学仁为师。“我和姐姐都是大学本科毕业,以前也有正式工作,但是我们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都非常喜欢做美食,也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老味道’继续做下去。于是我们纷纷辞职回家,跟着父亲学习,希望能把这个非遗美食传承下去。”王冬瑶说。
随着女儿们的加入,王学仁对于“立仁斋”今后的发展更加信心满满,“我们可以多研究几种馅料,比如山楂馅、木糖醇的,更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同时,也在考虑怎么做成半成品,让黄米炸糕走得更远。当然,扩大销路的前提是要保持老口味不变,坚持老传统工艺,做健康食品。”
做的是美食,更是匠心;吃的是味道,更是手艺。武清的“老品牌”们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制作技艺日臻完善,品牌更响、味道更佳,焕发出勃勃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