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新昌迎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1月10日上午11时,家住在梅园新村的求阿姨准时来到位于新中路的县级长者中心。“这几天,我都在这里吃午饭,两素一荤只要10块钱!”求阿姨乐呵呵地说,“在这里不仅能吃饭,还能学能玩,如果家里没事,可以玩上一整天!”
据了解,县级长者中心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共分为5层,每层面积约4000平方米。“这是我县2023年聚焦‘一老一小’关键需求,投资建设的重点民生项目之一。”县公共服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高标准配置了老年大学、长者超市、长者食堂、静态颐养、活力运动、日间照料以及托育早教,“一老一小”的各种需求都能在这儿得到满足。此外,我县还分级分类建成“东有羽林、中有梅湖、西有南岩、覆盖全域”的街道、社区和邻里长者活动中心,百姓只需徒步“十分钟”,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不仅是城区,广大农村的老人也有属于他们的“定制服务”——“乡理乡亲”服务集市。今年元旦,羽林街道芦士村迎来新年首场“乡理乡亲”服务集市。磨菜刀、修家电、理个发……前来赶“集”的村民络绎不绝。
“每次集市活动,都很受村民欢迎。”常年活跃在“乡理乡亲”服务集市的红领巾志愿协会负责人王永富告诉记者,在县民政局的支持引领下,他们的志愿服务不仅规范化、常态化,还变得更加多样化:理发、小修小补、健康咨询、公益宣传、矛盾纠纷调处……一项项平时很难就近解决的民生小需求,都能在“乡理乡亲”服务集市得到了满足。
2023年以来,我县全面推动“乡理乡亲”服务集市提质扩面。“我们采取财政出一点、集体补一点、慈善捐一点的模式,进一步丰富惠民服务功能。”县民政局局长吕江告诉记者,目前,我县已投入财政资金197.6万元,布局“乡理乡亲”服务点位252个。县慈善总会还设立“乡理乡亲”慈善冠名基金和公益基金,专项用于“乡理乡亲”服务集市运营,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正一点点被补齐。
除了推动城乡现代社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我县还千方百计在提高百姓收入上下功夫。去年以来,通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累计建成共富工坊148家,零工市场提供就业岗位7600个,城镇新增就业12000人;通过持续深化缩小收入差距领域试点,“下岩贝·金山上”入选全省首批共富实践观察点,预计全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8.8%、经营性收入增长9.9%。在一系列“组合拳”的共同作用下,城乡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般改善,并且获得感更大、幸福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