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水,滋润万物。
山水清远的自然禀赋和绵延千年的人文底蕴构筑出湖州特有的生态文化价值,赋予湖州丝之源、笔之源、茶之源、瓷之源的深厚文化家底。
以文铸魂、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去年以来,湖州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交出了城市软实力和自信力全面提升的高分答卷。
【镜头1】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冬日,走进颜真卿诗句中的吴兴区妙西镇杼山,静谧悠然。
沿着游步道拾级而上,在杼山书院、陆羽碑廊、陆羽墓、皎然塔、桂棚、三癸亭等地,一路上总能遇见慕名拜访的各地游客。
林间,一场“杼山风物”书画雅集活动正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名士在此汇聚,交流漫谈,煮茶品茗。
杼山虽小,却是一座“其山胜绝,游者忘归”的名山。
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寻茶问水,在此地写就世界上第一部论茶专著《茶经》,开创了中国茶文化的先河,也使湖州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人的朝圣地。位于杼山上的三癸亭,见证了陆羽、皎然及颜真卿三人友情,也开启了“茶禅一味”的千古佳话……
“追随陆羽的脚步,慕名来茶经故里走走看看。这里文化印记与山水景观交融,氛围相当浓厚。”驻足陆羽墓前,景慕先贤遗迹的江苏游客谢丹评价道。
去年,茶经故里杼山文化园入选省文化基因转化活化创新项目,以“中国茶文化圣地·茶经故里”为核心文化基因,通过“茶经故里茶道之源”的杼山为基础全力打造文化高地。
“依托杼山原有文化遗存、古籍记载设计,以陆公遗风、石潭塔影等‘杼山十景’,串联起一条休闲赏景、文化寻游、深度体验的禅茶文化游线,并推出了中国首部陆羽主题文化夜间沉浸式实景演艺《杼山妙境天下茶经》。”杼山文化园运营团队负责人朱德朋介绍,去年是杼山文化园开园第一年,这里先后举办了涵盖“诗、茶、禅、隐”等妙西众多历史文化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雅集文会,以及杼山花月夜、茗约西塞山、春祭“茶圣”陆羽等各类活动,新增游客超20万人。湖州茶文化正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保护茶文化与发展旅游并举之路也越走越宽。
【镜头2】
周末的德清县新市古镇景区,游客络绎不绝。
沿着青石板路走,推开藏于古镇里的运河书局大门,里面别有洞天。一方古色古香的院落里,山石流水置景,环境风雅别致,透过雕花窗棂,整墙的书架、布局错落的书海从里面映射出来。
“上下两层共有书籍1.1万余册,古韵典籍、名家著作、本土诗集都包含其中。围绕地方文化特色,我们还推出各类文创产品,让游客及读者对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更深入的了解。”新市镇宣传委员、书局负责人朱超介绍,新市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运河古镇,时至今日,新市的宋韵及运河记忆依旧绵延悠远。
“这里书多、品类丰富,环境和体验感都很好,从家里过来不到10分钟。”正带着孩子在此看书的新市居民徐丹是这里的常客。这里不仅是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了附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的优质阅读新空间。
书局里,既有在店内安静阅读的读者,也有不少人现场购买、借阅书籍。朱超介绍,书局采用“新华书店+农家书屋”运营模式,依托图书馆馆藏图书和新华书店零售书籍的通借通还、一键借阅机制,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阅读的需求。随着当地网红咖啡品牌的入驻,精神共富的美好体验正变得可观、可感、可品。
去年,新市运河书局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最佳示范。“阅读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朱超说,蚕花姑娘阅读推广、读书交流会、“寻迹蚕桑”茧画制作研学课等活动接连开展,为书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自去年4月底营业至今,书局已接待入店游客突破1万人次,营业额达40万元。
【打法】
一年来,全市文化广电旅游系统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载体、总抓手,系统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全力推进人文新湖州建设,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传承好、挖掘好、弘扬好、运用好湖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形焕发“新生机”,是扎实推进人文新湖州建设的有力之举。“聚力文脉传承,实施文化遗址保护、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非遗再造等六大专项行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打开、立体呈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我市深入挖掘解码“丝、瓷、笔、茶”等源文化基因,全力打响陆羽、赵孟頫等文化名人品牌,打造一批重大文化地标,形成名人文化声势影响。
其中,我市去年牵头成立陆羽茶文化推广基金会,赴韩国、日本开展“茶和天下·雅集”活动,生动做好文化对外传播;7个项目单位入选全省“非遗茶联盟”,文化名片更加耀眼。同时,加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纵深推进江南文化探源,发布“书画江南 笔墨湖城”等文化遗产研学游路线,“跟着陆羽去问茶”之旅等3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2023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去年,我市持续优化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提质升级,推动市民群众共享优质文化。高标准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获评浙江省最美文化空间15个,以文惠民勾勒人文新湖州现实图景。
【数证】
去年,全市共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95个,新建城市书房18家、文化驿站8个,建成乡村博物馆25家。全市新增省级“微改精提”示范点176个、实施微改造项目2123个。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4家,建成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家、非遗工坊2个,4个区县入选省级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创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