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持在少数民族群体中开展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尤其是成为政协委员、建立红石榴·马叔委员工作室后,更搭建了我与少数民族同胞之间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的交流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有心有力的人投身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去。”市政协委员马思元说。
红石榴·马叔委员工作室长期致力于民族团结创建、民族文化交流、民族纠纷调解以及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参与涉民族矛盾纠纷调处、扶贫帮困10余起,服务界别群众300余人,通过创立红石榴创新产业园和五轴数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帮助少数民族同胞高水平就业。
市政协坚持把委员工作室建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坚持紧密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团结凝聚群众,把委员工作室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涌现出如红石榴·马叔委员工作室、“同周共议”工作室、“新”锋调解工作室、立德树人工作室等一批密切联系群众、协调化解矛盾、助推基层治理的委员工作室典型。
同时,结合昆山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人才日益集聚的特点,充分发挥经济界、科技界、工商联界等界别委员资源优势,探索开展服务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等为特点的专题性委员工作室建设。
“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必须抓好政协委员这个‘点’、界别渠道这条‘线’、政协组织这个‘面’和界别群众这个‘体’,明确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职责任务,构建‘点、线、面、体’四者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市政协党组成员盛雪东说,为持续推动履职向基层延伸,近年来,在苏州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昆山市政协把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创新履职方式、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抓手,有效推动委员沉下去、履职活起来,架起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连心桥”,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截至目前,市政协已在19个界别委员小组和全体政协委员中推动建立涵盖界别、个人或团体、区域等各级各类委员工作室38家,界别委员小组实现全覆盖。
为拓展委员工作室联系群众渠道,市政协还通过数据赋能委员工作室,打通委员服务界别群众“最后一米”,建成38家线上委员工作室。市民群众可以通过“昆山政协”微信公众号“工作室”栏目查看各工作室的职责、入驻委员,在线留言交流,也可在昆山政协网站打开委员工作室矩阵地图,查询委员工作室所在地理位置,微信扫描工作室二维码进行留言交流,让委员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跃然“掌”上。